[1] 杨盛美, 唐一春, 李惠, 等. ‘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4): 141-144. [2] 吕世懂, 吴远双, 姜玉芳, 等. 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J]. 食品科学, 2014, 35(2): 146-153. [3] 夏涛, 童启庆. 浅淡红茶加工中香气的形成与调控措施[J]. 蚕桑茶叶通讯, 1996(4): 13-15. [4] 沈宏林, 向能军, 许永, 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麦冬中有机挥发物[J]. 分析试验室, 2009, 28(4): 88-92. [5] 石凤琼, 柯常亮, 林钦, 等.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 15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残留量[J]. 分析测试学报, 2013, 32(8): 915-922. [6] 王秋霜, 陈栋, 许勇泉, 等. 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J]. 茶叶科学, 2012, 32(1): 9-16. [7] 陈常颂, 钟秋生, 林郑和, 等. 新选308与铁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21): 97-106. [8] 吕海鹏, 钟秋生, 林智. 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 2009, 29(3): 219-224. [9] 钟秋生, 吕海鹏, 林智, 等. 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8): 182-186. [10] 王力, 蔡良绥, 林智, 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J]. 茶叶科学, 2010, 30(2): 115-123. [11] 曾茜, 曹光群, 李明, 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无锡毫茶”中的香气成分[J].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33(10): 1136-1141. [12] 刘晓博, 庞晓莉, 孔维婷, 等. 信阳毛尖特征赋香成分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1): 108-113. [13] 侯冬岩, 回瑞华, 李铁纯, 等. 正山小种红茶骏眉系列的香气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 32(22): 285-287. [14] 梁晟, 李雅文, 赵晨曦, 等 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中药挥发油的定性[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 27(1): 84-87. [15] 林杰, 陈莹, 施元旭, 等. 保留指数在茶叶挥发物鉴定中的应用及保留指数库的建立[J]. 茶叶科学, 2014, 34(3): 261-270. [16] 侯敏, 李华, 王华. 3种萃取溶剂对赤霞珠葡萄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10): 90-96. [17] 陈贤明, 冯林, 沈强, 等. 肯尼亚红碎茶与滇红工夫香气成分比较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37(7): 90-98. [18] 任洪涛, 周斌, 方林江, 等. 云南红茶的香气特征研究[J]. 茶叶科学技术, 2012(3):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