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自强, 杨梅, 张新忠, 罗逢健, 周利, 楼正云, 孙荷芝, 王新茹, 陈宗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绿茶中16种农药残留[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37-548. |
[2] |
陈敏仪, 庭玉杰, 方实明, 章夏胜, 许奥迪, 朱俊彦, 李叶云, 刘升锐, 韦朝领. 适制优质条形绿茶的生态经济型品种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88-600. |
[3] |
疏再发, 郑生宏, 邵静娜, 周慧娟, 吉庆勇, 刘瑜, 何卫中, 王丽鸳. 不同茶树品种(系)对减半施肥的响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2): 277-289. |
[4] |
谢文钢, 陈玮, 谭礼强, 颜麟沣, 唐茜. 四川3个特色茶树品种芽叶性状及光合特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6): 813-822. |
[5] |
李长乐, 葛悦, 闫美琳, 李慧, 林青青, 王璞, 赵华, 王明乐, 王郁, 郭飞, 倪德江. 32份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5): 619-630. |
[6] |
石亚丽, 朱荫, 马婉君, 杨高中, 王梦琪, 施江, 彭群华, 林智, 吕海鹏. 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1, 41(3): 285-301. |
[7] |
张怡, 赵珠蒙, 王校常, 冯海强, 林杰. 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绿茶种类识别模型构建[J]. 茶叶科学, 2021, 41(2): 261-271. |
[8] |
殷雨心, 陈玉琼, 焦远方, 郝娟, 余志, 倪德江. 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1, 41(1): 48-57. |
[9] |
朱芸, 尤雪琴, 伊晓云, 倪康, 阮建云. 茶树品种对生物量累积与养分分配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0, 40(6): 751-757. |
[10] |
毛雅琳, 汪芳, 尹军峰, 许勇泉. 不同茶树品种碾茶的品质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6): 782-794. |
[11] |
刘丰静, 冉伟, 李喜旺, 汪素琴, 孙晓玲. 小贯小绿叶蝉在5个茶树品种(系)上的蜜露排泄量与茶树叶片结构比较[J]. 茶叶科学, 2020, 40(5): 625-631. |
[12] |
何斐, 李冬花, 卜凡. 不同品种茶树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3): 319-327. |
[13] |
伍洵, 刘飞, 陈之威, 王玉婉, 陈琳, 涂政, 周小芬, 杨云飞, 叶阳, 童华荣.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绿茶炒干中在制品理化变化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2): 194-204. |
[14] |
杨亚琴, 冯书惠, 胡永建, 李圆圆, 王会锋, 刘进玺, 钟红舰.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绿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J]. 茶叶科学, 2020, 40(1): 125-132. |
[15] |
李琛, 艾仄宜,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优质绿茶加工过程主要物理特性变化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6): 705-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