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长玉. 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 2005, 25(3): 174~178. [2] 黄华涛, 许心青. 茶抗癌活性的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新进展[J], 茶叶科学, 2004, 24(1): 1~11. [3] 韩驰. 茶叶防癌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 饮料工业, 1999, 2(2): 22~25. [4] 朱永兴, 王岳飞. 茶医学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0~68. [5] 沈新南, 陆瑞芳. 茶多酚对老龄大鼠血脂及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32(1): 34~36. [6] 李春美, 谢笔钧. 茶儿茶素氧化产物清除•O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12(1): 50~53. [7] 李春美, 谢笔钧, 姚平. 儿茶素体外清除氧自由基基对老龄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 17(2): 233~234. [8] 赵玉芳, 沈生荣, 凌备备, 等. EGCG对DNA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J]. 茶叶科学, 1995, 15(2): 145~148. [9] 周杰, 丁建平, 王泽农, 等. 茶多糖对小鼠血糖、血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1997, 17(1): 75~78. [10] 冯磊, 张春飞. 茶叶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 2003(5): 221~222. [11] 钱阜宁. 儿茶素的抗菌特性[J]. 食品工业(台湾), 1999, 32(9): 16~26. [12] 李鸣宇, 刘正. 茶多酚对口腔咽喉致病菌作用的体外实验[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9(19): 41~43, 55. [13] 野田信. 新功能食品原料——桑叶[J]. 食品科学, 1998(2): 102~108. [14] 李有业, 卜颖, 耿凤琴. 桑叶——新功能食品的原料[J]. 世界农业, 2000(4): 44~45. [15] 姚思宇, 赵鹏, 李彬, 等. 三七袋泡茶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 84~86. [16] 丁仁风, 何普明, 揭国良.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05, 25(3): 219~225. [17] 朱永兴, Herv é Huang.茶与健康[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62. [18] N MATSUMOTO, F TONO—OKA.Reduc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by tea catechins[A].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interational symposium on Tea Science(ISTS), 1992: 318. [19] 陈福君, 卢君, 张永煜. 桑叶的药理研究(I): 桑叶降皿糖有效组分对糖尿病动物糖代谢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13): 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