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学 ›› 2019, Vol. 39 ›› Issue (5): 595-601.doi: 10.13305/j.cnki.jts.2019.05.011
金银利1, 2, 马全朝1, 张方梅1, 2, *, 乔利1, 2, 耿书宝1, 2, 尹健1, 2
收稿日期:
2018-12-27
修回日期:
2019-02-14
出版日期:
2019-10-15
发布日期:
2019-10-15
通讯作者:
*zhangfm@xyafu.edu.cn
作者简介:
金银利,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基金资助:
JIN Yinli1, 2, MA Quanchao1, ZHANG Fangmei1, 2, *, QIAO Li1, 2, GENG Shubao1, 2, YIN Jian1, 2
Received:
2018-12-27
Revised:
2019-02-14
Online:
2019-10-15
Published:
2019-10-15
摘要: 不仅调查了粗放和精细两种管理模式茶园内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对茶枝的为害情况,还调查统计了其越冬产卵时对茶枝直径的选择情况,以及在茶枝上越冬产卵部位、产卵刻痕长度和相应的着卵量。研究表明,两个粗放管理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9.86%、13.79%)均显著高于精细管理茶园,柿广翅蜡蝉成虫偏向于在直径为0.20~0.30βcm的茶枝上产卵越冬,而且产卵刻痕顶端至茶枝芽头的平均距离为7.22βcm,产卵刻痕长度平均值为1.35βcm。此外,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长度(x)与刻痕内着卵量(y)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满足方程:y=17.83x+1.12(F=3β652,df=1β145,R2=0.96,P<2.2×10-16)。建议每年10月初到次年3月下旬,应及时剪除受越冬卵刻痕为害的茶树嫩枝条并加强茶园管理,以实现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区域性控制。本研究为信阳茶区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预测预报和生态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减少茶园农药用量以及提高“信阳毛尖”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金银利, 马全朝, 张方梅, 乔利, 耿书宝, 尹健. 信阳茶区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发生与为害规律[J]. 茶叶科学, 2019, 39(5): 595-601.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5.011.
JIN Yinli, MA Quanchao, ZHANG Fangmei, QIAO Li, GENG Shubao, YIN Jian.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 in Xinyang Tea-producing Area[J].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19, 39(5): 595-601.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5.011.
[1] | 刘曙雯, 嵇保中, 张凯, 等.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刻痕的分布与危害特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1(3): 57-62. |
[2] | 俞素琴, 徐爱珍, 汪荣灶. 柿广翅蜡蝉寄主植物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24(23): 55-56. |
[3] | 汪荣灶, 程根明. 柿广翅蜡蝉发生规律调查[J]. 中国茶叶, 2016, 38(7): 18. |
[4] | 林江. 柿广翅蜡蝉生物学及其与相近种类的形态学比较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1-74. |
[5] | 胡梅操, 祝柳波, 袁嗣良, 等. 柿广翅蜡蝉的生物学及预测预报试行办法[J]. 江西植保, 1998, 21(1): 8-11. |
[6] | 汪篪, 张国宝, 刘进, 等. 柿广翅蜡蝉危害柑桔的特点与控制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00, 29(3): 12. |
[7] | 张汉鹄. 我国茶树蜡蝉区系及其主要种类[J]. 茶叶科学, 2004, 24(4): 240-242. |
[8] | 周国珍, 洪海林, 饶辉福, 等. 鄂南茶树新害虫——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J]. 湖北植保, 2006(4): 45. |
[9] | 徐德良. 茶树蜡蝉种群生态及控制技术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 2009: 1-39. |
[10] | 刘永生, 张清良. 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 30(2): 39-41. |
[11] | 罗晓明, 罗天相, 刘莎. 柿广翅蜡蝉的发生与防治[J]. 河南农业科学, 2004(3): 41-42. |
[12] | 罗天相. 柿广翅蜡蝉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3(15): 76-77. |
[13] | 夏楚贵, 钟任田, 龙士兵. 桔园柿广翅蜡蝉卵块空间分布图式[J].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1, 11(1): 29-33. |
[14] | 赵辉, 吴骞, 杨昊宁, 等. 信阳毛尖绿茶农业气候条件分析与区划研究[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4): 57-61. |
[15] | 赵丰华, 吕立哲, 任红楼. 信阳茶树新害虫——蜡蝉[J]. 中国茶叶, 2010, 32(10): 16-17. |
[16] | 赵丰华, 吕立哲, 任红楼, 等. 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J]. 中国茶叶, 2011, 33(5): 18-19. |
[17] | Hoff P D.A first course in Bayesian statistical methods[M]. New York: Springer, 2009. |
[18] | 陈邵彬, 储春荣, 杜庆绒. 茶树蜡蝉的发生与产卵特性[J]. 林业科技开发, 2015, 29(3): 117-120. |
[1] | 王留彬, 黄丽蕴, 滕翠琴, 吴立赟, 成浩, 于翠平, 王丽鸳. 梧州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01-609. |
[2] | 武警, 陈楠楠, 韩梦琳, 陈高, 厉伟伟, 张蜀香, 蒋晓岚. 茶树根系耐铝促生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10-622. |
[3] | 高健健, 陈丹, 彭佳堃, 吴文亮, 蔡良绥, 蔡亚威, 田军, 万云龙, 孙威江, 黄艳, 王哲, 林智, 戴伟东. 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23-637. |
[4] | 周汉琛, 杨霁虹, 徐玉婕, 吴琼, 雷攀登. 香叶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NUDX1的进化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38-648. |
[5] | 陈琪予, 马建强, 陈杰丹, 陈亮. 利用图像特征分析茶树成熟叶表型的遗传多样性[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49-660. |
[6] | 李艳春, 汪航, 李兆伟, 叶菁, 王义祥. 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61-671. |
[7] | 王峰, 陈玉真, 吴志丹, 尤志明, 余文权, 俞晓敏, 杨贞标. 有机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72-688. |
[8] | 孙悦, 吴俊,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曹士先,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689-704. |
[9] | 陈宇宏, 高颖, 韩震, 尹军峰. 不同种质茶叶籽皂素含量及组成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05-716. |
[10] | 陈慧, 杨丽玲, 陈金华, 黄建安, 龚雨顺, 李适. 控温渥堆对黑毛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17-730. |
[11] | 陈珂, 王苑竹, 杨晓颖, 张冬英, 朱强强. 壳聚糖复合β-乳球蛋白负载EGCG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31-739. |
[12] | 李峥, 刘锭, 霍增辉, 陈富桥. 中国与RCEP成员国茶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40-752. |
[13] | 俞蓉欣, 郑芹芹, 陈红平, 张劲松, 张相春. 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2, 42(4): 447-462. |
[14] | 王玉源, 刘任坚, 刘少群, 舒灿伟, 孙彬妹, 郑鹏. 茶树R2R3-MYB转录因子CsTT2表达分析及功能初步鉴定[J]. 茶叶科学, 2022, 42(4): 463-476. |
[15] | 李晶, 林彩容, 黄艳, 邓旭铭, 王艺清, 孙威江. 茶多酚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4): 477-49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