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辉, 冯月玲, 朱秀英, 郑周洲, 刘思睿, 周罗娜, 潘雪珍, 宋莉.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27-638. |
[2] |
唐朝阳, 孔丽娅, 胡骞, 宋秋瑾, 何鲁钱, 楼骏, 王占旗, 何艳, 张立钦, 闵莉静. 贝莱斯芽孢杆菌YJK1鉴定及其对茶炭疽病的拮抗效果[J]. 茶叶科学, 2024, 44(3): 443-452. |
[3] |
张玉丹, 谭琳, 刘仲华, 肖敦根, 邓玉莲, 李桂花, 黄虹, 杨学宇, 胡秋龙. 茶树炭疽病菌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2): 283-298. |
[4] |
邓晓旭, 谢夏, 潘娅梅, 赵丰华, 蒋双丰, 徐文, 张洁, 孙润红, 夏明聪, 杨丽荣. 茶树腐皮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1): 67-77. |
[5] |
汪为通, 周孝贵, 张欣欣, 王志博, 张大羽, 肖强. 条纹蝇虎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作用[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15-524. |
[6] |
朱咏珊, 罗晓欣, 梁浩然, 陈正桐, 刘成, 曹凯, 刘少群, 周而勋, 舒灿伟, 郑鹏. 一株茶树根际细菌的鉴定与生防效果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1): 87-100. |
[7] |
孙云南, 许燕, 冉隆珣, 蒋会兵, 宋维希, 夏丽飞, 陈林波, 梁名志. 茶树叶片响应茶饼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J]. 茶叶科学, 2020, 40(1): 113-124. |
[8] |
赵兴丽, 张金峰, 周玉锋, 赵玳琳, 张莉, 周罗娜, 陶刚. 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茶叶科学, 2019, 39(4): 431-439. |
[9] |
向晓龙, 杨文, 刘惠芳, 陈瑶, 周玉锋, 胡安龙. 香茅醇不同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的比较及其协同作用[J]. 茶叶科学, 2019, 39(4): 425-430. |
[10] |
张正群, 田月月, 高树文, 许永玉, 黄晓琴, 张丽霞.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 36(4): 389-395. |
[11] |
吴全聪, 陈方景, 雷永宏, 张敬泽, 周国华, 周慧娟. 丽水市茶饼病发生及影响因子分析[J]. 茶叶科学, 2013, 33(2): 131-139. |
[12] |
张春花, 单治国, 魏朝霞, 李家华, 唐嘉义. 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2, 32(4): 331-340. |
[13] |
高宇, 孙晓玲, 金珊, 张正群, 边磊, 罗宗秀, 陈宗懋. 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2, 32(2): 160-166. |
[14] |
刘守安, 韩宝瑜, 付建玉, 崔林, 李刚. 茶炭疽病菌毒素的致病活性及理化性质初探[J]. 茶叶科学, 2007, 27(2): 153-158. |
[15] |
厉晓腊, 金轶伟, 柴一秋, 陈官菊, 刘又高.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06, 26(4): 265-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