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忠全, 陈德西, 毛建辉, 等. 四川茶树病虫种类调查及重大害虫(螨)田间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6): 2546-2551.
|
[2] |
吴全聪, 陈方景, 雷永宏, 等. 丽水市茶饼病发生及影响因子分析[J]. 茶叶科学, 2013, 33(2): 131-139.
|
[3] |
陈宗懋. 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 农学学报, 2018, 8(1): 80-84.
|
[4] |
叶方, 黄国勤. 红壤旱地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1): 50-51.
|
[5] |
杨进成, 杨庆华, 王树明, 等. 小春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试验研究初探[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3, 18(2): 120-124.
|
[6] |
肖靖秀, 郑毅, 汤利, 等. 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的氮钾营养对小麦锈病发生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5, 20(5): 640-645.
|
[7] |
孙雁, 周天富, 王云月, 等. 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J]. 园艺学报, 2006, 33(5): 995-1000.
|
[8] |
黎健龙, 涂攀峰, 陈娜, 等.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7): 2040-2047.
|
[9] |
吕小营, 欧阳石光, 张丽霞.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8): 29-32.
|
[10] |
贺伯虎. 晴普茶区茶树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J]. 中国茶叶, 2015, 37(1): 27-29.
|
[11] |
肖强. 茶树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原色图谱[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3: 1-21.
|
[12] |
巩雪峰, 余有本, 肖斌,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12): 2485-2491.
|
[13] |
魏娟. 湖南省茶树病害资源调查和主要茶树病原菌的PCR检测[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09.
|
[14] |
王美玲, 叶华智. 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1): 82-86.
|
[15] |
朱有勇.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效应原理与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 36-42.
|
[16] |
Yoshida K, Ogino A, Yamada K, et al. Induc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in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by plant activators [J]. Jap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Quarterly, 2012, 44(4): 391-398.
|
[17] |
邬发田, 杨新莉, 梁富强, 等. 茶粮间作和谐共生生态经济效益显著[J]. 宜宾科技, 2009(2): 21-23.
|
[18] |
刘朝茂, 李成云. 玉米与大豆、马铃薯间作对玉米叶片衰老、产量及病害控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6): 75-78.
|
[19] |
Zhu Y, Chen H, Fan J,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 [J]. Nature, 2000, 406(6797): 718-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