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鑫, 宋飞虎, 裴永胜, 朱冠宇, 姜乐兵, 宁文楷, 李臻峰, 刘本英. 基于机器视觉的茶叶微波杀青中品质变化与预测研究[J]. 茶叶科学, 2021, 41(6): 854-864. |
[2] |
李琛, 艾仄宜,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优质绿茶加工过程主要物理特性变化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19, 39(6): 705-714. |
[3] |
潘玉成, 刘宝顺, 黄先洲, 陈小利, 吕仙银. 茶叶杀青机模糊RBF神经网络PID温控系统设计与试验[J]. 茶叶科学, 2019, 39(2): 139-149. |
[4] |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茶鲜叶含水率检测与分析[J]. 茶叶科学, 2018, 38(3): 281-286. |
[5] |
陈琳, 董春旺, 高明珠, 叶阳.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J]. 茶叶科学, 2016, 36(2): 184-190. |
[6] |
陈寿松, 郑功宇, 金心怡, 郝志龙, 叶秋萍, 赖智龙. 茶叶含水率近红外在线快速测定及其应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4, 34(4): 337-343. |
[7] |
袁海波, 邓余良, 陈根生, 许勇泉, 汪芳, 刘平, 钟小玉, 尹军峰. 不同杀青工艺原料茶加工饮料品质稳定性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12, 32(3): 236-246. |
[8] |
王胜鹏, 宛晓春, 林茂先, 张正竹. 基于水分、全氮量和粗纤维含量的茶鲜叶原料质量近红外评价方法[J]. 茶叶科学, 2011, 31(1): 66-71. |
[9] |
李然, 陈珊珊, 俞捷, 杨磊, 汪红志, 张学龙.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茶叶含水量[J]. 茶叶科学, 2010, 30(6): 440-444. |
[10] |
林衣东, 韩文炎. 不同土壤N2O排放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09, 29(6): 456-464. |
[11] |
韩安太, 郭小华, 陈志强, 孙延伟. 基于LC谐振传感器的包装茶叶含水率无损检测[J]. 茶叶科学, 2009, 29(5): 395-401. |
[12] |
夏建国, 李静, 巩发永, 吴德勇. 茶叶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J]. 茶叶科学, 2005, 25(3): 165-171. |
[13] |
杨远庆, 尹杰. 茶叶揉捻的数学模型[J]. 茶叶科学, 2003, 23(1): 38-40. |
[14] |
周树红, 龚淑英. 不同辐照处理对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03, 23(1): 51-56. |
[15] |
周才琼, 姚勇芳, 林钦霖, 梁国鲁. 浆茶杀青工艺及贮藏保鲜研究[J]. 茶叶科学, 2000, 20(02): 11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