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淑怡, 马成英, 陈维, 苗爱清, 乔小燕, 林冬纯, 夏红玲, 许靖逸.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6): 973-984. |
[2] |
徐晴晴, 聂晴, 刘助生, 郭青, 刘仲华, 蔡淑娴.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废弃茶叶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07-717. |
[3] |
曾鸿哲, 彭丽媛, 万丽玮, 刘昌伟, 方雯雯, 王阔飞, 张欣仪, 文帅, 黄建安, 刘仲华. 基于肝脏转录组学探究发花红茶降血糖作用的潜在机制[J]. 茶叶科学, 2023, 43(5): 645-656. |
[4] |
李焱, 林泳峰,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茶多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茶叶科学, 2023, 43(4): 447-459. |
[5] |
马园园, 曹青青, 高一舟, 刘钰懿, 邓锶涵, 尹军峰, 许勇泉. 绿茶苦味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16. |
[6] |
陈一凡, 阚新意, 蒋晓岚, 高丽萍, 夏涛. 茶树单宁酶CsTA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 2023, 43(1): 124-134. |
[7] |
陈薛, 左欣欣, 徐安安, 徐平, 王岳飞.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 茶叶科学, 2022, 42(6): 806-818. |
[8] |
李自强, 杨梅, 张新忠, 罗逢健, 周利, 楼正云, 孙荷芝, 王新茹, 陈宗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绿茶中16种农药残留[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37-548. |
[9] |
陈敏仪, 庭玉杰, 方实明, 章夏胜, 许奥迪, 朱俊彦, 李叶云, 刘升锐, 韦朝领. 适制优质条形绿茶的生态经济型品种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 茶叶科学, 2022, 42(4): 588-600. |
[10] |
石亚丽, 朱荫, 马婉君, 杨高中, 王梦琪, 施江, 彭群华, 林智, 吕海鹏. 名优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1, 41(3): 285-301. |
[11] |
张怡, 赵珠蒙, 王校常, 冯海强, 林杰. 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绿茶种类识别模型构建[J]. 茶叶科学, 2021, 41(2): 261-271. |
[12] |
雷霆, 孙峰, 马修兵, 张伟汉, 郭丽娜, 王睿, 韩仁甲, 吴汉平, 王云生. 利用眉茶加工副产物栽培黑木耳的培养基质优化及黑木耳品质分析[J]. 茶叶科学, 2021, 41(1): 122-131. |
[13] |
欧阳建, 周方, 卢丹敏, 李秀平,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多糖调控肥胖作用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0, 40(5): 565-575. |
[14] |
伍洵, 刘飞, 陈之威, 王玉婉, 陈琳, 涂政, 周小芬, 杨云飞, 叶阳, 童华荣.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绿茶炒干中在制品理化变化研究[J]. 茶叶科学, 2020, 40(2): 194-204. |
[15] |
杨亚琴, 冯书惠, 胡永建, 李圆圆, 王会锋, 刘进玺, 钟红舰.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绿茶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J]. 茶叶科学, 2020, 40(1): 125-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