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阿婷, 刘巧芳, 肖娟娟, 贺军辉, 高兵财,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禹利君. 湖南黑毛茶优化拼配样的风味品质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5): 763-778. |
[2] |
肖娟娟, 程滢, 刘雁, 刘巧芳, 蒋阿婷,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王贞红, 禹利君. 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的分离鉴定及对茯茶发花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39-654. |
[3] |
刘辉, 冯月玲, 朱秀英, 郑周洲, 刘思睿, 周罗娜, 潘雪珍, 宋莉.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4): 627-638. |
[4] |
张玉丹, 谭琳, 刘仲华, 肖敦根, 邓玉莲, 李桂花, 黄虹, 杨学宇, 胡秋龙. 茶树炭疽病菌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 2024, 44(2): 283-298. |
[5] |
汤依钰, 俞梦瑶, 禹利君,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冠突散囊菌LJSC.2005对茯茶主体黑毛茶发花品质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6): 851-862. |
[6] |
陈慧, 杨丽玲, 陈金华, 黄建安, 龚雨顺, 李适. 控温渥堆对黑毛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22, 42(5): 717-730. |
[7] |
赵兴丽, 张金峰, 周玉锋, 赵玳琳, 张莉, 周罗娜, 陶刚. 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 茶叶科学, 2019, 39(4): 431-439. |
[8] |
张永乐, 刘会香, 许永玉, 何邦令, 郑金柱. 围小丛壳菌山茶专化型与葡萄座腔菌复合侵染引致茶褐枯病[J]. 茶叶科学, 2018, 38(1): 87-93. |
[9] |
胥伟, 姜依何, 吴丹, 赵仁亮, 朱旗. 高通量测序研究霉变黑毛茶的真菌多样性[J]. 茶叶科学, 2017, 37(5): 483-492. |
[10] |
张春花, 单治国, 魏朝霞, 李家华, 唐嘉义. 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2, 32(4): 331-340. |
[11] |
付秀娟, 宋文军, 徐咏全, 李长文.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影响[J]. 茶叶科学, 2012, 32(4): 325-330. |
[12] |
杨瑞娟, 吕杰, 严亮, 杨柳霞, 李晨晨, 姜姝, 盛军.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嗜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J]. 茶叶科学, 2011, 31(4): 371-378. |
[13] |
何国藩, 林月婵, 徐福祥. 广东普洱茶渥堆中细胞组织的显微变化及微生物分析[J]. 茶叶科学, 1987, 7(02): 54-57. |
[14] |
陈雪芬, 胡宏基. 茶芽枯病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6, 6(02): 31-40. |
[15] |
胡月龄, 胡建程, 钱泽澍. 压制茶中霉菌的研究[J]. 茶叶科学, 1984, 4(01): 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