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15
      
    综述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预防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陈佳欣, 张锦佳, 左会灵, 焦宇航, 石安华
    2024, 44(4):  543-553.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3
    摘要 ( 292 )   PDF (655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绿茶的有效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在低剂量范围内已被证明对NAFLD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综述总结了EGCG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铁死亡、减少脂质生成、调节自噬、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降低胆汁酸代谢等方面延缓NAFLD发生发展的部分机制,以期为改善NAFLD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谢晨昕, 赵锋, 林雨, 蔡良绥, 林智, 郭丽
    2024, 44(4):  554-564.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14
    摘要 ( 257 )   PDF (502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叶利用日光萎凋或干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还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品质。从日晒茶的风味品质特点、风味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其形成的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芳樟醇、香叶醇、1-辛烯-3-醇、癸醛等是日晒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其中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可能与日晒味有关;合理利用光照及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加工高质量日晒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以及产业层面展望了日晒茶工艺提升和理论挖掘研究的发展前景。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茶叶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甘芳瑗, 刘振平, 傅丙生, 龙道崎, 庞钶靖, 姜容
    2024, 44(4):  565-574.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1
    摘要 ( 207 )   PDF (484KB)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叶是中国传统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在产地、贮藏时间、加工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茶叶的品质、营养价值和市场定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表征不同茶叶间差异性的重要指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常压条件下实现对样品中VOCs的分析,用于表征样品间的差异。搜集了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综述了GC-IMS技术在茶叶种类区分、等级鉴定、产地溯源、贮藏时间判定、加工过程中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GC-IMS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叶的风味研究、加工工艺优化、品质分析和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研究报告
    不同黄化茶树种质中咖啡碱合成部位的研究
    张亚真, 钟思彤, 陈志辉, 孔祥瑞, 单睿阳, 郑士琴, 余文权, 陈常颂
    2024, 44(4):  575-584.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11
    摘要 ( 199 )   PDF (2017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咖啡碱作为茶树中的主要特征代谢物,是茶叶品质风味形成的重要组分和天然功能性成分。目前,茶树中咖啡碱的功能作用、分布规律、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已基本探明,但在亚细胞水平上,咖啡碱的合成部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以白鸡冠茶树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的不同黄化单株为材料,通过透射电镜对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黄化叶片中叶绿体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且与叶片SPAD值及叶色表型紧密相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碱含量,发现黄化叶片中仍有大量咖啡碱积累,甚至超过正常绿色叶片。通过咖啡碱合成关键基因CsTCS1表达量测定、原位杂交及亚细胞定位发现,CsTCS1在不同黄化茶树种质叶片中的表达信号强度存在差异,但表达部位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栅栏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在亚细胞水平上,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合成部位主要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茶树蔗糖转运蛋白(SUTs)基因家族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罗微, 张佳琪, 杨妮, 胡志航, 郝建楠, 刘慧, 谭杉杉, 庄静
    2024, 44(4):  585-597.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2
    摘要 ( 175 )   PDF (2445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蔗糖转运蛋白(SUTs)是蔗糖转运的主要载体,其运输、装载蔗糖需要消耗能量,在植物光合产物从源到库的转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从茶树品种舒茶早中鉴定获得7个CsSUTs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亚细胞定位、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等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CsSUTs家族蛋白含有一个保守MFS-2结构域,且与拟南芥AtSUCs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茶树CsSUTs蛋白被聚类在SUTⅠ、Ⅱ和Ⅳ;在STRING在线网站中以拟南芥AtSUCs为模型,推测茶树CsSUTs蛋白与SWEET、SUS、STP蛋白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茶树CsSUTs家族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大量与激素响应、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这些启动子可能受到植物激素、逆境等多种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过程。CsSUTs家族基因在龙井43和舒茶早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CsSUT6在茶树花中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花器官蔗糖供给、贮藏和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CsSUT1CsSUT5在茶树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表明其可能协同参与蔗糖在“源”叶的装载和“库”器官卸载等过程。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任海龙, 陈非凡, 谭启玲, 胡承孝, 李进学, 王绍梅, 李晓君, 孟远夺, 赵英杰
    2024, 44(4):  598-608.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5
    摘要 ( 235 )   PDF (1017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状况。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替代比例、土壤条件,以及替代年限是影响有机替代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机替代比例低于25%时,增产效果最好;有机替代25%~7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有机替代超过75%时,则会因土壤当季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茶叶产量降低。有机替代在土壤有机质<20βg·kg-1、碱解氮<100βmg·kg-1、有效磷<5βmg·kg-1与pH>4.5时对茶叶产量增加效果较好;在土壤有机质>20βg·kg-1、碱解氮>100βmg·kg-1、有效磷>20βmg·kg-1、速效钾>100βmg·kg-1与pH<5.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较好。有机肥肥效存在累计效应,有机替代年限越长对茶叶产量品质提升的效果越好。
    蠋蝽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能力及种内干扰反应
    郭世保, 陈俊华, 张龙, 李非凡, 刘红敏, 史洪中
    2024, 44(4):  609-617.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7
    摘要 ( 118 )   PDF (425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探明捕食性天敌昆虫蠋蝽(Arma chinensis)对茶园害虫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实验室内测定4~5龄蠋蝽若虫和雌成虫对3~5龄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能力和搜寻效应,并探讨了5龄蠋蝽若虫和雌成虫的种内干扰效应。结果表明,4~5龄蠋蝽若虫和雌成虫对3~5龄灰茶尺蠖幼虫均存在一定的捕食能力,且捕食功能反应方程与Holling Ⅱ模型相符。不同发育阶段的蠋蝽对3龄灰茶尺蠖幼虫的控害效能表现为雌成虫最高(33.042),其次是5龄若虫(23.222),4龄若虫最低(13.219);蠋蝽雌成虫、5龄和4龄若虫对3龄灰茶尺蠖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1.499头、37.178头和31.602头,蠋蝽雌成虫对3龄灰茶尺蠖的瞬时攻击率最大(0.793),对猎物的处理时间最短(0.024βd),表明蠋蝽雌成虫对3龄灰茶尺蠖幼虫捕食潜力最强。蠋蝽对3~5龄灰茶尺蠖幼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降低而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表现为雌成虫>5龄若虫>4龄若虫。蠋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行为受种内密度的干扰,5龄若虫的种内干扰作用小于雌成虫。
    溴虫氟苯双酰胺影响灰茶尺蠖成虫合成与识别性信息素的能力
    徐长霞, 罗宗秀, 马龙
    2024, 44(4):  618-626.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6
    摘要 ( 100 )   PDF (613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是重要的茶树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茶产区,干扰其性信息素通讯是防治该类害虫的有效方式。使用亚致死剂量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灰茶尺蠖成虫,利用风洞测试发现雄蛾对性信息素诱芯表现出活跃、起飞、接触行为发生的占比分别下降了13.79%、44.23%、60.00%,且反应发生时间显著延长。进一步的电生理分析发现,处理组雄蛾对0.01βmg·L-1的性信息素组分Z3,Z6,Z9-18:H的触角电位反应下降了54.57%。另外,当雌蛾受到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GC-MS分析结果显示,雌蛾性腺性信息素主成分Z3,Z6,Z9-18:H和Z3,epo6,Z9-18:H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1.76%和34.71%,雌蛾合成性信息素的能力显著削弱。雌蛾经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参与性信息素合成的潜在基因Egri-CYP340BD1表达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能显著干扰灰茶尺蠖成虫的性信息素通讯,将为茶园尺蠖类害虫行为调控提供技术参考。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
    刘辉, 冯月玲, 朱秀英, 郑周洲, 刘思睿, 周罗娜, 潘雪珍, 宋莉
    2024, 44(4):  627-638.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13
    摘要 ( 118 )   PDF (2401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优化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有拮抗作用的云南木霉菌Trichodema yunnanense的发酵培养条件,并明确发酵液对茶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以对C. camelliae的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云南木霉菌的发酵条件并获得发酵液,比较其对茶炭疽病的抑菌活性、离体叶片和盆栽茶树叶片防效及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T. yunnanense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马铃薯200βg·L-1、甘露醇18.85βg·L-1、酵母浸膏4.73βg·L-1、装液量372.60βmL·L-1、培养温度25β℃、pH 6.6、12L∶12D。10%的发酵液对C. camelliae的抑菌率达92.61%,对感染茶炭疽病的离体茶树叶片与盆栽茶树叶片的防效分别为63.71%与68.95%,均显著高于哈茨木霉菌(T. harzianum)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的防效。同时,10%发酵液处理后的茶树幼苗根长提升69.16%,根鲜重提升215.70%,株高增加42.13%,地上部鲜重增加212.11%。表明T. yunnanense发酵液兼具抗菌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为T. yunnanense在茶炭疽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的分离鉴定及对茯茶发花品质的影响
    肖娟娟, 程滢, 刘雁, 刘巧芳, 蒋阿婷,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王贞红, 禹利君
    2024, 44(4):  639-654.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9
    摘要 ( 119 )   PDF (4683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探究自行分离纯化菌株LJSC.2006对湖南茯茶主要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综合菌落平皿形态、孢子电镜扫描特征、菌丝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确定菌株LJSC.2006为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GenBank登录号:MZ147025)。运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HS-SPME/GC-MS挥发性组分分析等方法比较黑毛茶及其发花茶样的滋味、香气品质,发现黑毛茶发花后干茶色泽加深,金花满披,菌香显露,滋味醇和;滋味成分黄酮、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酯型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香气成分增加,醛类、酯类相对含量增多,苯乙烯和雪松醇为黑毛茶共有香气成分,(E)-芳樟醇-3,7-氧化物和苯乙酮为发花茶样共有香气成分;黑毛茶发花后,水杨酸甲酯、(E,E)-2,4-庚二烯醛、(E)-芳樟醇-3,7-氧化物、(E)-呋喃氧化芳樟醇、(E)-2-壬醛、(E)-2-已烯醛、(E)-2-(Z)-6-壬二烯醛、苯乙酮、(E)-2-壬烯醛及香叶酸甲酯等10种特征性挥发成分相对含量明显上升,综合形成了金花散茶的菌花香。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霍山黄芽品质评价
    姜青, 邱桐, 赵蕾, 赵潇奕, 张莹, 陈颖琦, 甘诗雅, 戴前颖
    2024, 44(4):  655-664.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4
    摘要 ( 161 )   PDF (1474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安徽霍山黄芽常用霍山金鸡种和舒茶早两个品种制得,有黄茶制法和绿茶制法两种产品。采用偏好属性启发(Preferred attribute elicitation,PAE)法和时间强度(Time-intensity,TI)法探究不同品种、不同制法霍山黄芽的消费者偏好及滋味属性强度变化。PAE试验中评价员就生成的属性达成一致后,根据其影响喜好的重要性对感官属性进行排序和强度赋值,结果表明,滋味秩和(115)>香气秩和(81)>外形秩和(44),被消费者共同认为重要的属性词有回甘、花香和毫。TI试验中评价员根据几何平均值M筛选出回甘、醇、苦、鲜、涩5个描述词;霍山金鸡种黄茶制法样品的回甘、鲜味属性高于绿茶制法样品,醇、苦、涩属性低于绿茶制法样品;舒茶早表现出相反趋势。本研究利用PAE法和TI法提取出消费者视角的霍山黄芽重要属性,并通过观察不同品种、不同制法霍山黄芽的动态属性变化,基于消费者视角提出了霍山金鸡种更适合采用黄茶制法、舒茶早更适合采用绿茶制法,从而科学指导黄茶企业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和销售。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发花茶梗活性成分的预测分析
    何淏天, 肖娟娟, 汤依钰, 罗密, 刘仲华, 禹利君
    2024, 44(4):  665-682.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10
    摘要 ( 114 )   PDF (10639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梗对茯茶发花的感官品质产生明显影响,为探究茯茶中发花茶梗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纯化的冠突曲霉菌LJSC.2006(GenBank accession number:MZ147020)对茶梗发花,以非靶向代谢组学(LC-MS/MS)、网络药理学进行预测分析,运用分子对接验证。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获得发花茶梗与原茶梗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代谢产物295种,其中碳水化合物41种、有机酸37种、酚类及其衍生物33种、萜类化合物27种、胺类26种、含氮杂环化合物24种、酯类21种、糖苷类19种、黄酮及其衍生物15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4种、类固醇及其衍生物9种、生物碱9种、酚酸6种、香豆素及其衍生物6种、儿茶素及其衍生物1种和其他7种。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发花茶梗有16个潜在活性成分,作用于248个靶点,通过蛋白质互作(PPI)筛选得到13个潜在核心靶点。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初步预测香豆雌酚、高良姜素、木犀草素和藏红花酸是发花茶梗的主要核心活性成分。EGFR、ESR1、SRC和PTGS2是发花茶梗作用的主要核心靶点。
    陈年茯砖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脂作用
    柯菀萍, 刘振云, 李孟华, 周汐芮, 郭晓莉, 张盛, 黄建安, 刘仲华, 肖力争, 林勇
    2024, 44(4):  683-693.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08
    摘要 ( 154 )   PDF (1448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探究不同年份茯砖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高脂血症的预防效果,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陈化1年和10年的茯砖茶为代表性茶样,设置了正常饮食(ND)组,高脂饮食(HFD)组,以及陈化1年茯砖茶干预(1Y)组和陈化10年茯砖茶干预(10Y)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发现,陈化10年茯砖茶中的茶褐素、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而多酚和儿茶素单体明显下降。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HFD组相比,陈化1年和陈化10年的茯砖茶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肝脏和血清脂质水平、体重增长、器官系数和脂肪组织重量,且陈化10年的茯砖茶具有相对显著的效果。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切片显示,补充茯砖茶可以减少肝脏中脂滴的形成和空泡的出现,同时抑制了脂肪细胞的膨大。此外,补充茯砖茶能够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炎症和肝脏氧化应激,与陈化1年的茯砖茶相比,陈化10年的茯砖茶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以及肝损伤指标AST和ALT活力,同时显著上调了肝脏GSH含量(P<0.05)。这可能是由于陈化10年茯砖茶丰富的茶褐素以及与其他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长江流域茶叶产地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杜茜雅, 刘馨秋, 卢勇
    2024, 44(4):  694-706.  doi:10.13305/j.cnki.jts.2024.04.012
    摘要 ( 202 )   PDF (693KB)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中国古代茶叶的生产、贸易,以及茶文化传播主要在长江流域展开。研究长江流域茶叶种植区域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入了解茶叶历史地理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基于古籍文献,尤其是方志资料的梳理,结合现代学者对各历史时期茶叶产区的研究,详细整理了茶叶产区在长江流域的历史演变过程,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并运用ArcGIS技术绘制了各阶段茶叶产区的分布图,总结长江流域茶叶产区的分布特点及规律。同时,尝试分析各阶段影响茶叶产区分布的突出因素,揭示茶叶历史、地理发展的关键特征,为深入了解中国茶叶生产与茶文化传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