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15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王定锋, 李良德, 黎健龙, 李慧玲, 张辉, 王庆森, 吴光远
    2017, 37(3):  229-236. 
    摘要 ( 433 )   PDF (280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一种茶树上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其发生为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该虫在局部茶园,尤其是有机茶园中常爆发成灾。如何有效防治该害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原寄主为茶园鞘翅目害虫的9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依据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等生物学性状初步筛选出Bb338、Bb346和Bb2-1等3个生物学性状优良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浸虫法研究了3个菌株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杀虫毒力。生测结果表明,用每毫升1×107个孢子的孢悬液处理后,球孢白僵菌Bb2-1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100%,僵虫率达86.11%;LT50仅为3.32βd。综合上述各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毒力表明,筛选到的Bb2-1菌株具有生长速率快、产孢量大、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强,以及对茶角胸叶甲杀虫毒力最强和杀虫速率最快等优点,在今后茶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霉菌侵染黑毛茶的显微观察
    胥伟, 赵仁亮, 姜依何, 吴丹, 朱旗
    2017, 37(3):  237-242. 
    摘要 ( 305 )   PDF (2325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苏精-伊红染色法、苯胺蓝染色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人工促霉条件下霉菌侵染黑毛茶的过程。经观察发现,黑毛茶叶片内部存在空腔结构,叶肉细胞结构破坏严重,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霉菌孢子在茶叶表面萌发形成菌丝,由茶叶表面破损部位进入叶片内部,经叶内空腔结构生长至叶片组织各部位。上述结果为研究霉菌侵染黑毛茶的机制提供了相关依据。
    超声辅助-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高玉玲, 郭秀娟, 乔石, 孙鹏
    2017, 37(3):  243-250. 
    摘要 ( 283 )   PDF (1087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建立了超声辅助-漂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SFO)-气相色谱法(GC)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获得最佳试验条件为20βμL十六烷(萃取剂)和800βμL丙酮(分散剂),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水相pH为4,35℃超声30βmin,–3℃、10β000βr·min-1离心5βmin后,去除水相后经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1~150βμg·kg-1范围内,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在1~5βμ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3%~99.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3.5%(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5.9%(n=3),5种农药在茶叶中的检出限为0.11~0.24βμg·kg-1,定量限为0.36~0.81βμg·kg-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成本低、重现性好,适用于茶叶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
    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SNP挖掘和遗传定位
    李小杰, 马建强, 姚明哲, 陈亮
    2017, 37(3):  251-257. 
    摘要 ( 466 )   PDF (744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 TS)基因是茶树茶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的亲本及其杂交所得F1子代为研究材料,克隆TS基因的cDNA序列,挖掘其SNPs位点,并成功将杂合SNP位点定位在遗传连锁群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序列比对在亲本间检测到3个SNPs,验证得到1个杂合的位点SNP735。将此位点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该标记在子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比为1∶1,利用该群体已构建的茶树遗传图谱进行遗传定位,将dCAPS标记定位在连锁群LG03上,相邻标记为TM299和TM517。联合此标记及其相邻标记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茶氨酸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工夫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
    陈琳, 叶阳, 董春旺, 何华锋
    2017, 37(3):  258-265. 
    摘要 ( 519 )   PDF (1010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红茶品质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工夫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基于硅胶薄层层析板与16种卟啉衍生物设计构建了嗅觉可视化传感器及气体检测系统,用于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气体数据采集。采用Fisher判别分析与BP-AdaBoost算法建立工夫红茶发酵程度判别模型。分析表明,Fisher判别函数可以实现不同发酵程度红茶100%分类,交叉验证分组正确率达90.74%;BP-AdaBoost算法建立判别模型,训练集相关系数(Rc)和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78和0.9132;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工夫红茶发酵程度判定,为工夫红茶发酵过程实时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 朱留刚, 林志坤, 张文锦
    2017, 37(3):  266-272. 
    摘要 ( 389 )   PDF (1034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L16(45)正交设计探讨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感官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3(A4B1C4D2E3)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最佳,变温烘焙较佳参数为120℃、20βmin,90℃、130βmin,120℃、30βmin。烘焙后,丹桂乌龙茶中的醇类、醛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共检出香气成分64种,主要为反-橙花叔醇、α-合金欢烯、苯乙醛、吲哚、苯乙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苯乙腈、二氢芳樟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烯等,约占香气总量的90%。极差分析表明,香气品质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烘焙Ⅲ阶段温度、Ⅲ阶段时间>Ⅰ阶段温度、Ⅰ阶段时间>Ⅱ阶段温度,即3个烘焙阶段的影响顺序为Ⅲ>Ⅰ>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丹桂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用于测定黑茶中铅的荧光增强化学传感器
    龙立平, 孟维, 王姣亮, 谢丹, 贺国文, 肖谷清
    2017, 37(3):  273-279. 
    摘要 ( 380 )   PDF (972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铅(Ⅱ)对固定在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敏感膜中的红霉素A有可逆荧光增强作用,据此研制了测定铅(Ⅱ)的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膜的组成为:50.0βmg PVC、100.0βmg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2.94βmg红霉素A。该传感器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测定铅(Ⅱ)的动力学范围为4.00~6.00βmmol·L-1,检出限为0.10βμmol·L-1,响应时间小于50βs。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除Cr2O72-和MnO4-外,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该传感器应用于黑茶水样中铅(Ⅱ)含量的测定,结果与GB 5009.12—2010 法一致。
    基于多相流耦合过程数值模拟的茶鲜叶离心式连续脱水设备参数模拟与优化
    朱志楠, 赵章风, 钟江, 周仁桂, 张宪
    2017, 37(3):  280-289. 
    摘要 ( 384 )   PDF (1347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提高离心式水洗茶鲜叶脱水率并实现连续脱水,本研究基于离心式脱水原理,引入风道吹风提高茶鲜叶在脱水过程中的离散度,采用离散场—流场的多相流耦合技术,对茶鲜叶离心脱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对影响茶鲜叶脱水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确定送风方向的基础上,发现在由离心筒内向外送风的情况下,离心筒与螺旋推进器驱动轴的旋转速度差对脱水效果的影响最大,离心筒转速对脱水效果影响次之,风速对脱水效果影响相对较小。
    TFDG对IL-1β体外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周盈, 黄倩, 张甜, 陈萍
    2017, 37(3):  290-298. 
    摘要 ( 415 )   PDF (1245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体外分离培养SD雄性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经甲苯胺蓝及II型胶原(Col II)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加入白介素-1β(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OA)细胞模型,探讨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OA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细胞形态观察发现TFDG能明显改善OA软骨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结果显示,TFDG不仅可以上调软骨细胞分子标志物Col II mRNA的表达,还可以下调炎症因子IL-1β、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TFDG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TFDG预干扰可降低炎症诱导酶环氧化酶COX-2蛋白表达量。这些结果说明TFDG通过减弱炎症反应,从而对IL-1β体外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3种改良剂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调控效果与机理
    谢珊妮, 宗良纲, 张琪惠, 戴荣波, 潘含岳, 原强
    2017, 37(3):  299-307. 
    摘要 ( 423 )   PDF (978KB) ( 4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3种改良剂(秸秆生物质炭、钙镁磷肥和蚯蚓液态肥)及其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调控效果与机理。模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降低交换态铝含量,同时显著提高有效硒含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硒由有机结合态向可溶态转化,从而增加土壤有效硒含量;铝由交换态向有机配位态转化,土壤潜性酸度降低,进一步增强硒的有效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均能有效抑制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显著提高土壤硒有效性及茶叶硒含量,其中同时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再错时配施蚯蚓液态肥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酸性富硒土壤地区开发富硒茶提供依据。
    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胡林英, 杜佩, 陈富桥, 姜爱芹, 姜仁华, 鲁成银
    2017, 37(3):  308-314. 
    摘要 ( 426 )   PDF (856KB)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16个茶叶主产省2β210份茶农调查数据,借助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茶园经营特征和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因素的影响最大。具体来看,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和茶园规模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残限量标准认知、家庭年收入、组织化程度、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了解农残限量标准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约是不了解的2倍;家庭收入每增加1万元,技术采用发生比相对增加2%;加入合作社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是未加入的1.73倍;茶农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次数每增加1次,技术采用发生比提升为原来的150%。受教育程度、打工收入占比、农药价格敏感性等因素在本研究中对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有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增强茶农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病虫害防治培训,降低技术使用成本等手段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以便实现绿色农业。
    茶农参与茶庄园经营模式的意愿与方式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苏宝财, 李禹萱, 宫鹏
    2017, 37(3):  315-323. 
    摘要 ( 385 )   PDF (861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庄园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它的推广与完善,离不开茶农的参与。本文从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茶庄园功能认知3个维度探讨农户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构建一个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认知与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福建省43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茶农的年龄、茶叶收入、茶叶收入与预期比较、对茶庄园品牌和茶旅游的认知,对其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茶庄园生产是否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和茶庄园生产是否促进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的采用两者对茶农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显著。因此,完善地方政府服务职能,提高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认知水平,政府应增加茶农参与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财政补贴,培育茶庄园经营模式的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