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伯千, 潘根生. 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5, 21(5):4 51-456.
|
[2] |
潘根生. 茶树对水分的生理响应[J]. 茶叶, 1999(4): 197-201.
|
[3] |
栗本文. 干旱胁迫对茶树生理过程的影响[J]. 茶业通报, 1993(1): 14-17.
|
[4] |
王怀玉, 罗英. 干旱胁迫对茶树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2(2): 61-63.
|
[5] |
骆耀平. 7个茶树品种不同供水水平的光合特性比较[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6(2): 130-135.
|
[6] |
林金科. 干旱胁迫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4): 423-427.
|
[7] |
周晓果, 张正斌, 徐萍. 小麦主要育种目标的灰色系统方法探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21(2): 81-84.
|
[8] |
尹利, 逯晓萍, 李美娜, 等. 高丹草杂交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3): 21-25.
|
[9] |
韩启秀. 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综合表现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2): 312-314.
|
[10] |
王士强, 胡银岗, 佘奎军, 等.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11): 2452-2459.
|
[11] |
鲁雪林, 王秀萍, 张国新. 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J]. 农艺科学, 2006, 22(1): 124-126.
|
[12] |
唐海涛, 张彪, 林勇, 等.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33(8): 109-114.
|
[13] |
董兴月, 林浩, 刘丽君, 等.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1, 30(1): 83-88.
|
[14] |
黄意欢, 叶银芳, 包先进. 茶学实验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29-131.
|
[15] |
刘萍, 李明军.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
[16] |
兰巨生. 农作物综合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7(3): 85-87.
|
[17] |
兰巨生, 胡福顺, 张景瑞.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90, 5(2): 20-25.
|
[18] |
刘桂茹, 张荣芝, 卢建祥, 等.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与产量性状关系的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18): 10-14.
|
[19] |
卫云宗, 乔蕊清, 王娟玲, 等.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6(2): 12-14.
|
[20] |
刘玉英, 王三根, 徐泽, 等. 不同茶树品种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比价研究[J]. 植物生理科学, 2006, 22(4): 264-268.
|
[21] |
刘玉英, 徐泽, 罗云米. 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2): 387-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