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渭基. 崇庆枇杷茶[J]. 茶叶, 1959(5): 31-32. [2] 叶乃兴, 郭元超. 茶树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的主分量分析[J]. 茶叶科学技术, 1996, 26(3): 21-25. [3]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等.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65-6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1312—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茶树[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5]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6]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GB/T 8314—2002《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7]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8312—1987《茶咖啡碱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7. [8]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GB/T 8305—2002《茶水浸出物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9]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ISO 14502-2-2005(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London: ISO copyright office, 2005. [10] 朱旗, 施兆鹏, 童京汉, 等. HPLC检测分析速溶绿茶游离氨基酸[J]. 茶叶科学, 2001, 21(2): 134-136. [11] 陆松侯, 施兆鹏. 茶叶审评与检验: 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82-148. [12] 张新富, 龚加顺, 周红杰, 等. 云南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4): 230-233. [13] 陈岱卉, 叶乃兴, 邹长如. 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J]. 福建茶叶, 2008(1): 2-5. [14] 李立祥. 绿茶氨基酸对滋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 1998, 19(3): 16-19. [15] 唐和平, 陈兴琰. 茶树品种资源氨基酸组成与亲缘关系的研究[J].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5, 21(2): 127-129. [16] 阮宇成, 程启坤. 茶叶儿茶素的动态化学[J]. 园艺学报, 1964, 3(1): 95-98. [17] 阮宇成, 程启坤. 儿茶素的组成与绿茶品质的关系[J]. 园艺学报, 1964, 3(3): 287-300. [18] 俞永明. “八五”期间茶种质源研究中筛选出一批优质资源[J]. 中国茶叶, 1996, 18(3): 26. [19] 钟萝.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289-295. [20] 陈南丰正. 茶叶香气及评价方法[J]. 茶叶科学简报, 1990(2): 42-45. [21] 梁月荣, 刘祖生. 不同茶树品种化学成分与红碎茶品质关系的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4, 20(2): 149-154. [22] K M 杰姆哈捷. 论野生茶树的进化因素[M]. 刘祖生, 译. 上海: 上海科技编译馆, 1963: 30. [23] 唐一春, 杨盛美, 季鹏章, 等.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多样性、利用价值及保护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2): 518-521. [24] 王平盛. 云南的茶树资源[J]. 云南茶叶, 1987(2):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