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多佳, 郭维俊, 宋言明, 等. 小麦茎秆抗拉性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4): 5837-5838, 5841.
|
[2] |
罗龙新. 鲜叶物理特性与成条关系的初步探讨[J]. 中国茶叶, 1984(4): 9-11.
|
[3] |
林燕萍, 金心怡, 郝志龙, 等. 茶树嫩梢力学特性与粗纤维试验[J]. 茶叶科学, 2013, 33(4): 364-369.
|
[4] |
曹望成, 薛运风, 周巨根. 茶树新梢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1(1): 11-16.
|
[5] |
潘周光. 茶叶梗茎剪切特性与嫩度关系的试验研究[J]. 茶叶科学, 2008, 28(6): 425-428.
|
[6] |
王秀萍, 陈常颂. 茶叶力、热特性研究及其在制茶工程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 2001(4): 15-17.
|
[7] |
张哲, 牛智有.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J]. 农机化研究, 2012, 34(8): 116-123, 123.
|
[8] |
黄伙水, 马艳凌, 贾献涛. 闽南乌龙茶成型机理的试验初探[J]. 福建茶叶试验研究, 2009, 31(4): 8-13.
|
[9] |
林燕萍. 乌龙茶包揉叶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10] |
龚琦, 钱惠萍. LRC数字电桥检测茶叶品质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13(2): 216-219.
|
[11] |
赵瑶, 封雯, 贺勇, 等. 针形名优绿茶固形机的研制与固形工艺优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3(2): 116-122.
|
[12] |
刘伟. 包揉与压揉工艺对闽南乌龙茶造型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
[13] |
张哲, 牛智有. 揉捻过程中茶叶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2767-2770.
|
[14] |
赵瑶, 倪德江. 针形名优绿茶做形工艺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中国茶叶加工, 2009(4): 28-30.
|
[15] |
倪德江, 郑亚楠, 赵瑶. 名优茶加工固形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茶叶, 2010(3): 16-17.
|
[16] |
陈争光, 王德福, 李利桥, 等. 玉米秸秆皮拉伸和剪切特性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1): 59-65.
|
[17] |
Khan M M R, Chen Y, Belsham T, et al. Fineness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hemp (Cannabis sativa L.) fibres[J]. Biosystem Engineering, 2011, 108(1): 9-17.
|
[18] |
向波, 刘丕庆, 孙仙奇, 等. 水稻茎秆节间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极限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8): 5388-5389, 5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