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4-15
      
    聚乙二醇胁迫下茶树叶片的蛋白质组分析
    郭春芳, 孙云, 赖呈纯, 张木清
    2009, 29(2):  79-88.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1
    摘要 ( 514 )   PDF (778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铁观音茶树幼苗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胁迫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变化。对18个蛋白质点在PEG胁迫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差异表达的16个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4个蛋白质点,代表了10种不同的蛋白,其中5个点是同一个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ubisoLSU),另9个蛋白是PEG胁迫响应蛋白,包括光合系统II 23 kDa多肽、叶绿体伴侣蛋白21(ch-Cpn21)、磷酸丙糖异构酶(TPI)、三磷酸腺苷合酶β亚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CEN)、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α亚基(α-NAC)、20 S蛋白酶体α亚基(PAE2)、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等,这些蛋白质分别参与了叶绿体组成、糖代谢、能量代谢、硫代谢、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生命活动过程。
    红茶菌菌液对亚硝酸盐降解及NO的生成的影响
    俸毅, 蒋盛军, 王超, 罗长辉, 但忠
    2009, 29(2):  89-94.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2
    摘要 ( 809 )   PDF (244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了探索红茶菌菌液预防胃肠癌的保健机理,初步研究了红茶菌菌液对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红茶菌菌液能够快速降解亚硝酸盐,同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O。在红茶菌菌液中添加100~1 000 mg/L的亚硝酸钠,红茶菌菌液在2 h内的降解量可达到89.02~431.16 mg/L;在红茶菌菌液中添加5~200 mg/L的亚硝酸钠,红茶菌菌液在20 min内可产生52.3~376.1 mg/m3浓度的NO。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吕海鹏, 钟秋生, 王力, 林智
    2009, 29(2):  95-101.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3
    摘要 ( 486 )   PDF (254KB) ( 6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普洱茶加工过程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了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晒青毛茶在渥堆过程中香气组分中的醇类成分和碳氢化合物成分剧烈减少,而杂氧化合物成分和酯类成分大幅度增加;1,2,3-三甲氧基苯是杂氧化合物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在渥堆结束后含量达到最高;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晒青毛茶和普洱茶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差异比较明显的几种化学成分。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余书平, 韦坤坤, 陈建新, 汪芳, 吴荣梅
    2009, 29(2):  102-110.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4
    摘要 ( 630 )   PDF (289KB) ( 6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小叶种夏秋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研究
    金冬双, 龚淑英, 林宇皓, 张颖彬, 顾志雷, 王海坚
    2009, 29(2):  111-119.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5
    摘要 ( 509 )   PDF (329KB) ( 3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研究采用浙江省小叶种的夏秋茶鲜叶加工的晒青茶为原料进行渥堆加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质联用分离鉴定技术,分析渥堆过程中在制茶样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制茶样中共检测到8类物质,包括萜烯类及其衍生物、烷烃类、芳香族、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酸类,其中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及其衍生物,成品阴干茶样中其含量高达70.20%。香气物质总数在渥堆10天后达到最大值(47种),其相对百分含量渥堆5天后达到最大值(95.78%)。对后发酵过程中的甜香香型有贡献的物质可能是:3-辛酮、3-蒈烯、芹子烯等,其含量均随着甜香的加强而呈增加趋势。阴干茶样中检测到的新增的香气成分:正己醛、甲基环戊烷、庚醇、2-正戊基呋喃、异佛尔酮。小叶种后发酵茶的香气特征性成分有:α-柏木烯、β-柏木烯、α-古芸烯、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雪松醇(柏木醇)等,主要是萜烯类及其衍生物。
    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
    刘亚军, 高丽萍, 夏涛, 高可君
    2009, 29(2):  120-126.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6
    摘要 ( 566 )   PDF (235KB)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 d最佳,60% PVS2冰浴装载以20 min最好,100% PVS2冰浴脱水处理60 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行完整试验的细胞存活率达到76%,初步建立了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冷冻程序。
    茶叶对降低吸烟危害的应用研究
    姚二民, 张峻松, 梁永林
    2009, 29(2):  127-130.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7
    摘要 ( 619 )   PDF (228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将绿茶制成茶叶滤嘴与卷烟对接,可以有选择地减少烟气中的自由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检测茶叶滤嘴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醋酸纤维滤嘴卷烟相比,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16.42%~30.48%和12.36%~16.48%。利用气相色谱仪-热能检测器(TEA)分离检测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四种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滤嘴卷烟相比,烤烟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亚硝胺总量分别降低了16.88%、15.12%、26.04%、11.39%、14.61%;混合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分别降低了23.04%、11.62%、17.41%、17.38%、17.41%。利用茶叶滤嘴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是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黑茶对FXR及LXR核受体的作用
    宋鲁彬, 黄建安, 刘仲华, 黄浩, 王坤波
    2009, 29(2):  131-135.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8
    摘要 ( 498 )   PDF (197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选用茯砖茶、花砖茶、青砖茶、黑砖茶、六堡茶、普洱茶六种黑茶,并以沱茶、米砖茶为对照材料,研究黑茶对FXR核受体及LXR核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黑茶具有良好的FXR核受体活性,同时,普洱茶还具有很好的LXR核受体活性;而沱茶乙酸乙酯洗脱组分具有增加FXR受体敏感性的作用。因此,黑茶具有调节胆固醇及糖代谢,有较好的抗代谢综合症活性。
    基于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孙晓玲, 陈宗懋
    2009, 29(2):  136-143.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09
    摘要 ( 500 )   PDF (270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系统介绍了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的生态功能、外源诱导茶树抗虫性以及非寄主次生代谢产物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行为调控效果四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茶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展望。
    山东棕壤茶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因的营养诊断
    姚元涛, 张丽霞, 王日为, 米培培, 汪军
    2009, 29(2):  144-153.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10
    摘要 ( 462 )   PDF (299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型病害,在叶片背面有深绿色隆起的颗粒或斑块,且在病变处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对山东不同茶区、品种和病害程度的荧光性绿斑病叶13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叶含量和茶叶中元素正常范围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与病害发生相关的可能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砂培进行不同营养液诱导处理,观测各处理诱导病害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诱导病叶中相关元素含量,结果表明:⑴钙、锰、铝过量处理可以诱导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发生;⑵山东棕壤茶区荧光性绿斑病的发生是由于成叶中钙、锰两种元素过量累积所致。此外,讨论了茶树钙、锰、铝中毒的营养诊断指标。
    福建省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地区差异
    庄家祥, 傅建炜, 苏庆泉, 李建宇, 占志雄
    2009, 29(2):  154-158.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11
    摘要 ( 486 )   PDF (161KB)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浸梢法测定茶小绿叶蝉对8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福建省不同地区茶小绿叶蝉对5种杀虫剂的药剂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联苯菊酯、溴虫腈、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噻嗪酮、杀螟丹等药剂对小绿叶蝉均有较高的毒力,不同地区小绿叶蝉对药剂的抗性水平不同。福安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联苯菊酯、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达44.1和97.4倍,对吡虫啉达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8倍;北峰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杀螟丹的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倍数为16.4倍;武夷山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2.3倍。不同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溴虫腈表现敏感。
    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王新超, 刘振,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杨亚军
    2009, 29(2):  159-167.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12
    摘要 ( 510 )   PDF (266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了快速、准确地从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中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优异基因源,需要建立茶树资源的核心种质。利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数据库”中数据齐全的1048份资源的基本数据和鉴定评价数据,从总体取样比例、分组方法、组内取样比例和取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茶树核心种质构建取样策略研究,为进行茶树核心种质构建提供方法依据。结果表明,以20%的总体取样比例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能够保留95%以上的表型性状。在此比例下,对3种分组方法、4种组内取样比例、2种组内取样方法与不分组完全随机取样共25种取样方法构建的茶树初级核心种质进行了比较,用表型保留比例、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多样性指数、数量性状变异系数5个参数对不同取样方法与原始种质都进行了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检验指标下各种方法的排序结果不同,分组方法与确定组内取样比例的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综合5种检验参数的排序结果,确定茶区-对数比例-聚类取样为茶树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策略。
    川渝地区重要野生大茶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王亨洪, 索化夷, 杨坚, 刘勤晋
    2009, 29(2):  168-172.  doi:10.13305/j.cnki.jts.2009.2.013
    摘要 ( 483 )   PDF (221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ISSR技术对四川、重庆等地12份重要的野生大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46条DNA带,其中139条为多态性带,占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21条。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矩阵,供试品种的基因(H)和shannon信息系数分别为0.20和0.34。对12株野生大茶树进行UPGMA聚类分析,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7~0.71,平均为0.5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将其12个品种划分为3大聚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