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12-25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张定, 汤茶琴, 陈暄, 徐德良, 肖润林, 黎星辉
    2006, 26(4):  237-242.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1
    摘要 ( 633 )   PDF (379KB)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氨基酸喷施茶树,采摘鲜叶并进行真空厌氧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生物合成量、厌氧处理对茶样中各氨基酸含量以及施肥时间对GAB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氨基酸后,经真空厌氧处理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上升,6种氨基酸对GABA合成的影响作用由高到低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茶氨酸含量高低可以作为评价GABA合成作用的指标;叶面喷施谷氨酸5βd时,茶鲜叶中氨基酸总量以及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茶氨酸增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确定施0.5%谷氨酸叶面肥5βd后,采摘一芽二、三叶鲜叶,常温下厌氧处理8βh,是生产γ-氨基丁酸茶的理想方法。
    茶树咖啡因合成酶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构建
    张广辉, 梁月荣, 陆建良, 董俊杰
    2006, 26(4):  243-248.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2
    摘要 ( 661 )   PDF (222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咖啡因合成酶(TCS)是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7-甲基黄嘌呤转变为可可碱和可可碱转变为咖啡因。抑制TCS基因表达是培育低咖啡因茶树的最有效途径。用RT-PCR方法扩增茶树TCS基因的两个cDNA片段,并克隆入T-载体中。干涉载体和TCS基因片段的T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两次双酶切与连接,将两个TCS基因片段分别反向重复插入到干涉载体pFGC5941,构建了TCS基因的RNA干涉载体,分别命名为pFGC5941-TCS02和pFGC5941-TCS03。经PCR和DNA测序获得验证。TCS基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为培育低咖啡因茶树奠定了基础。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AFLP分析
    赵超艺, 周李华, 罗军武, 黄建安, 谭和平
    2006, 26(4):  249-252.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3
    摘要 ( 421 )   PDF (371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选用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5对引物对25个广东茶树群体品种和5个对照品种进行选择性扩增,获得了较清晰的DNA指纹图谱。5对引物共扩增出36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3条带,多态性条带338条,占总带数的92.6%。扩增片段大小在50~600βbp之间。采用DPS 2000软件进行聚类,30份供试材料以清凉山茶和清远笔架茶遗传距离最近(0.12752),桂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5),本实验结果表明广东地方茶树群体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利用茶树品种多样性控制茶芽枯病的研究
    张泽岑, 王雪萍
    2006, 26(4):  253-258.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4
    摘要 ( 444 )   PDF (477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易感茶芽枯病的6个品种和3个抗病品种进行间栽和净栽试验,并对10个品种种质的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0个茶树品种聚类结果分为2个复合组和3个独立组,多态性谱带为110条(占89.43%),间栽比净栽茶芽枯病叶片受害面积,受害面积百分率,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间栽后均有显著下降。易感品种下降幅度更大,防治效果达28.5%~73.77%,利用品种的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控制茶芽枯病的有效途径。
    枯草芽孢菌株TL2对茶轮斑病的防病机制
    洪永聪, 来玉宾, 叶雯娜, 林培贤, 胡方平
    2006, 26(4):  259-26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5
    摘要 ( 349 )   PDF (463KB)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枯草芽孢菌株(Bacillus subtilis)TL2能产生多种外分泌抗菌蛋白,抑制茶轮斑病菌(Pestallozzia theae)的菌丝生长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另外,菌株TL2通过改变茶树体内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系如SOD等的活性,以调节茶树受轮斑病菌侵染后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同时诱导茶树产生抗性酶系如PAL和β-1,3-葡聚糖酶,以限制茶树轮斑病菌的扩展。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厉晓腊, 金轶伟, 柴一秋, 陈官菊, 刘又高
    2006, 26(4):  265-269.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6
    摘要 ( 502 )   PDF (524KB) ( 4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EpNPV)的室内外增殖、分离粗提,以及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室内毒力测定、田间防治效果和病毒电镜检测。采用室内离体茶树嫩枝水培,106βPIB/ml EpNPV喷雾接种2~3龄茶毛虫,或大田直接喷雾处理2~3龄茶毛虫,在罹病幼虫液化前及时收集虫尸,完成病毒增殖。106βPIB/ml、107βPIB/ml、108βPIB/ml EpNPV室内处理第12天致病率分别为43.60%、76.13%和64.68%;第14天致病率分别为59.17%、95.71%和95.70%。大田试验107βPIB/ml喷雾处理第15天防治效果达78.11%。经透射电镜观察田间防治大量感病茶毛虫虫尸,证实为EpNPV致病死亡。
    枯草芽孢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内生定殖
    洪永聪, 范晓静, 来玉宾, 胡方平
    2006, 26(4):  270-27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7
    摘要 ( 419 )   PDF (386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枯草芽孢菌株TL2接种茶树后,可以从茶树不同组织分离到细菌,其细菌种群数量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其细菌多样性系数也随着时间有所降低。其菌体主要分布在根部厚壁组织的细胞间隙,茎部厚角组织的细胞间隙、维管束等组织的细胞间隙、叶片的气孔器附近、上下表皮细胞间隙、厚角组织细胞间隙以及内皮层组织细胞间隙等。
    茶多酚微胶囊化的试验研究
    孟祥, 李保国
    2006, 26(4):  275-279.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8
    摘要 ( 517 )   PDF (443KB) ( 3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球的包封率作为实验指标,用L9 (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茶多酚微球的工艺,得到以下结果:加入少量乳化剂可较大程度提高产品的包封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乳化剂效果比聚乙烯醇(PVA)好,最佳添加量是芯壁材总重的4%;制备茶多酚缓释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β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采用HPMCP作为壁材,以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是可行的,茶多酚微球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配体交换色谱手性流动相法拆分和定量茶氨酸对映体
    李银花, 刘仲华, 黄建安
    2006, 26(4):  280-28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09
    摘要 ( 448 )   PDF (377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建立了配体交换色谱手性流动相法拆分茶氨酸对映体的方法。采用Polaris C18柱;流动相为L-脯氨酸:Cu2+(摩尔比)为2:1,Cu2+浓度为0.5βmmol/L,pH6.8,甲醇的加入体积比为2%;波长254βnm;流速0.9βml/min;柱温30℃。L-茶氨酸的进样量在0.09542βμg~4.241β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7.45%~100.4%之间;D-茶氨酸的进样量在0.08486βμg~4.243βμg范围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7.07%~100.1%之间。该方法通用,准确。
    酶性氧化合成茶黄素条件优化的研究
    谷记平, 刘仲华, 黄建安, 施兆鹏
    2006, 26(4):  285-290.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0
    摘要 ( 491 )   PDF (363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利用提取粗酶液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合成茶黄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捣碎茶鲜叶(不提取粗酶液)直接进行合成茶黄素试验以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反应体系中,茶黄素酶促合成的最佳条件(茶黄素总量)为:温度为30℃,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为4.8,底物浓度为0.9βg/100βml,酶源物浓度为28βg/100βml(以鲜叶重量计),通氧量为0.4βL/min,最佳反应终止时间是40βmin。其中温度和pH值是反应体系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通氧量也是影响茶黄素酶性合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采用超高压技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张格, 张玲玲, 吴华, 张守勤
    2006, 26(4):  291-29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1
    摘要 ( 611 )   PDF (326KB) ( 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超高压技术常温提取,通用正交试验法,以茶多酚粗品收率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压力、保压时间、浸泡时间对茶多酚的影响因素,并与回流提取法比较研究茶多酚的超高压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为60%乙醇,压力为200βMPa,浸泡时间为0.5βh,保压时间为3βmin,得率是28.92%。超高压提取出的粗品收率比回流提取的高出25.3%,茶多酚的收率则比回流提取高出32%。超高压提取要比回流提取收率高;而且提取液澄清、透明,存放一年半后毫无变化。如果工业应用后,必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茶多酚与维生素C混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肖波, 屈慧鸽, 黄清荣, 于川川, 赵波
    2006, 26(4):  295-298.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2
    摘要 ( 711 )   PDF (348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试不同浓度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的体外抑制效果,并将茶多酚与维生素C以不同比例混合,测试两种药物对H pylori抑制效果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混合的茶多酚与维生素C对于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具有增效作用,当混合物中茶多酚为1.2βmg/ml,维生素C为0.08βmg/ml时,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率最高,达98.23%。
    大气CO2浓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蒋跃林, 张庆国, 张仕定
    2006, 26(4):  299-30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3
    摘要 ( 520 )   PDF (422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浓度,对盆栽茶树进行试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βμmol/mol时,与正常大气CO2水平相比,春茶氨基酸含量下降4.5%和12.2%,夏茶氨基酸含量降低1.7%和6.7%,秋茶降幅为2.9%和10.8%;茶叶咖啡碱含量降低3.1%~4.6%和5.1%~10.7%;但茶叶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降CO2浓度升高而提高,茶多酚含量提高3.8%~6.0%和6.9%~11.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8.4%~14.4%和18.1%~28.2%。同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使茶叶营养元素氮、钾、钙、磷、钠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而锌、镁、铁含量有所增加,其中,茶叶氮、钾元素含量降低6.1%~16.3%和12.9%~22.9%,锌、镁含量分别提高5.8%~17.8%和11.3%~16.0%。
    茶树发根中茶氨酸和儿茶素类含量的分析
    张广辉, 梁月荣, 陆建良, 董俊杰
    2006, 26(4):  305-309.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4
    摘要 ( 456 )   PDF (404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树发根在LG0培养基和添加1βmg/L IBA的1/2M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但只在一个培养于LG0培养基的发根克隆中检测到高含量的茶氨酸,含量达到23.12βmg/g鲜重,高于未转化根的18.77βmg/g鲜重。除茶氨酸外,该发根克隆中也检测到高含量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发根克隆培养于添加1βmg/L IBA的1/2MS培养基,茶氨酸的含量则显著降低,说明培养基组成也是影响发根中茶氨酸的含量的因素之一。茶树发根中也含有少量的儿茶素类单体,主要为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茶树种质资源EGCG3"Me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吕海鹏, 谭俊峰, 林智
    2006, 26(4):  310-314.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5
    摘要 ( 414 )   PDF (415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HPLC分析技术对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的EGCG3"Me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份高多酚茶树种质中发现EGCG3"Me的含量大于1%的茶树种质有6个;茶梢中EGCG3"Me的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秋季新梢高于夏季新梢;绿茶加工过程能有效保持鲜叶中EGCG3"Me含量,而乌龙茶加工过程的萎凋工序中茶叶中EGCG3"Me含量有明显增加。
    茶茎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江平, 吴满霞, 韩仁甲
    2006, 26(4):  315-316.  doi:10.13305/j.cnki.jts.2006.04.016
    摘要 ( 342 )   PDF (263KB)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