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92年 第1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2-12-15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
    竹尾忠一, 游小清, 王华夫, 衣笠仁, 李名君, 程启坤, 王海思
    1992, 12(02):  81-86.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1
    摘要 ( 573 )   PDF (283KB)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挥发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根据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十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省茶的 TI 值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 TI 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 TI 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 TI 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
    许允文, 杨钟鸣
    1992, 12(02):  87-93.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2
    摘要 ( 424 )   PDF (396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云南省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和德宏茶区的部分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和肥力水平调查结果表明,与低丘红壤茶园土壤不同的是,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结构疏松,具有良好的通气性、透水性和持水性,田间持水量一般可达35%左右,全有效水量为12%—23%;在低吸力段时,其耕作层的持水量高于心土层,并可释放有效水的50%。但是,土壤有效水的释放,也主要是在低吸力段,在0.6 MPa时,90%左右的有效水都已释出,因而冬春旱季茶树同样易遭旱害。多数茶园开垦及土壤管理不合理,夏秋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土
    茶硒赋存形态的研究
    钟颜麟, 刘勤晋
    1992, 12(02):  9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3
    摘要 ( 311 )   PDF (66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硒的存在形态与其生物利用率及生理活性密切相关。迄今对茶硒赋存形态仍缺乏深入了解。本文用 DAN 荧光法对此进行了探索。用 Hitachi85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茶硒含量。10g 蒸青样(硒含量0.670 mg/kg)用丙酮沉淀法提取水溶性蛋白质,稀碱法(1%NaOH)提取稀碱溶性蛋白质;10g 同一茶样依次用乙酸乙酯法提取茶多酚,氯仿提取
    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虞富莲, 俞永明, 李名君, 束际林, 刘维华, 吕文明, 王海思, 韩志福, 钟渭基
    1992, 12(02):  95-125.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4
    摘要 ( 380 )   PDF (4647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从形态学、制茶学、生物化学、孢粉学、细胞学、酶学及抗(寒、病虫)性等7个方面,对来自14个省(区)的2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28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21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4%)含量的计9份、高氨基酸(>3.7%)的4份、高咖啡碱(>5%)的7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11份;生产力指数>8000的有2份;抗病虫性较强的有3份;抗寒性较强的有8份。这些优质资源除可直接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
    6个茶树品种染色体C-带的研究
    庄伟建, 王湘平, 林俊芳
    1992, 12(02):  127-132.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5
    摘要 ( 346 )   PDF (1632KB)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 BSG 法,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花蕾的染色体 C-带。结果表明,各品种多数染色体皆具有着丝点带,只有少数染色体同时具有端带或中间带。各品种染色体 C-带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带纹的有无,位置和宽狭上。每个品种的同源染色体间的带纹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作者对茶树染色体 C-带研究结果上的差异和品种间 C-带带纹的差异原因、研究 C-带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显脉球须刺蛾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谢振伦
    1992, 12(02):  133-137.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6
    摘要 ( 326 )   PDF (925KB) ( 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从显脉球须刺蛾(Scopelodes venosa Kwangtungensis Hering)幼虫自然罹病死亡虫体中,分离到1株多角体病毒,包涵体呈多角形,有四边、六边、八边等多种形态,大小为600—800×1000—1200nm,多角体会在0.05 mol/L Na_2CO_3+0.1 mol/L NaCl 弱碱溶液中降解,且能释放出短杆状的病毒粒子,其大小为260—300×40—60 nm。室内感染3—4龄幼虫,LC_(50)为4.112×10~3 PIB,回归直线方程为 y=0.549x+2.86
    假眼小绿叶蝉的生态控制与合理用药
    张觉晚, 王沅江, 任菊仕
    1992, 12(02):  139-14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7
    摘要 ( 260 )   PDF (398KB)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室内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茶园蜘蛛中的跳蛛和管巢蛛是捕食叶蝉的优势类群,其优势种主要为白斑猎蛛、花腹纽蛛、警戒蝇豹、棕管巢蛛、褶管巢蛛,它们的日捕食量在蛛蝉比1∶40的范围内,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蛛蝉比为1∶10—1∶20时,捕食量的增长率最高。茶园蜘蛛的年发生数量消长呈马鞍型,即;春、秋多,夏季少。优乐得是一种治蝉效果好、且能保护天敌的理想农药。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这种农药、并辅之以及时采摘、冬前行间覆盖稻草等农艺措施,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态控制效果和经
    茶多酚体外助氧化作用的自由基机理
    沈生荣, 杨贤强, 赵保路, 忻文娟
    1992, 12(02):  145-150.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8
    摘要 ( 336 )   PDF (292KB) ( 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从茶叶中分离得到的茶多酚及其主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碱性条件诱发下能产生O_2~(?)和多酚类半醌阴离子自由基,(-)-EGCG 的产生能力强于茶多酚复合体,茶多酚的这一特性可能是在高浓度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实质,是高浓度下清除自由基作用减弱的原因。
    绿茶揉捻叶的水分解吸和吸附特性
    罗龙新, 殷鸿范
    1992, 12(02):  151-158.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09
    摘要 ( 348 )   PDF (510KB)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揉捻叶在20、30、40℃及不同的水分活度(0.11—0.98)下的解吸和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揉捻叶的等温解吸和吸附曲线符合 Halsey 方程,解吸和吸附过程存在着滞后现象。在相同的水分活度下(等压线),温度升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在相同的平衡含水率下(等量线),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则降低。同时,解吸和吸附过程中的焓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增加。此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解吸和吸附速率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还对揉捻叶的解吸和吸附特性与茶叶品质及花茶窨制技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铜与锌对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韩文炎, 吴洵
    1992, 12(02):  159-160.  doi:10.13305/j.cnki.jts.1992.02.010
    摘要 ( 228 )   PDF (121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试验采用叶面喷施0、0.05、0.1、0.2和0.5(%)的铜(CuSO_4·5H_2O,以下简称Cu)和0、0.1、0.2、0.5和1.0(%)的锌(ZnSO_4·7H_2O,以下简称 Zn),以及0.05、0.1和0.2(%)的铜分别与0.2和0.5(%)的锌的混合液,在春茶前芽膨大期连续喷施2次,夏、秋茶每采茶2—3批喷施1次。施液量以叶面滴水为度,于阴天或晴天早晚进
    Effect of Tan-Fang Treatment on the Aroma Formation of Long-jing Tea
    1992, 12(02):  161-162. 
    摘要 ( 191 )   PDF (96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Longiing tea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green tea in China.o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the tan-fa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to make thecharacteristic aroma of longjing tea.In this paper,the tan-fang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aroma has been in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