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1992年 第1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2-06-15
      
    茶树生长稀释在农药降解中的定量
    夏会龙, 王运浩, 万海滨, 马慧群, 陈宗懋
    1992, 12(01):  1-6.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1
    摘要 ( 266 )   PDF (426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报道了不同年度、季节和茶树品种新梢生长速率的差异及新梢生长对农药的稀释作用。研究表明,同一品种茶梢生长速率年度间差异不大,而不同季节和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不同生育年龄新梢的生长速率也有明显差异。还证明了新梢的生长速率常数即为其生长稀释速率常数。决定生长稀释速率的因子是田间茶树上不同生育年龄新梢的生长速率及茶园中各种新梢的比例。在同样的条件下,茶树生长稀释对不同农药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对残留期短的农药(如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生长稀释在总降解中的作用不足10%,对杀螟硫磷、乐果、亚胺硫磷的作用
    茶皂素在加气混凝土中的应用机理
    王路, 夏春华, 田洁华
    1992, 12(01):  7-13.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2
    摘要 ( 316 )   PDF (391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皂素在混凝土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在加气混凝土浇铸中获得了成功。本文从热力学和茶皂素的结构、表面活性及分散性四个方面,对茶皂素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作了理论上的阐述。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结构,是浇铸过程稳泡作用的重要原因,通过表面活性吸附,明显地改善了加气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发气过程中的料浆流变性能,显著地提高了制品的抗压强度;对发气剂金属起到分散悬浮作用,以改善浇铸体系的发气性能和提高发气效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浇铸过程的稳定性,成品率提高四个百分点;抗压强度提高10%—20%;减少了制品的
    中国茶叶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
    陈信东
    1992, 12(01):  1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3
    摘要 ( 403 )   PDF (86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中国茶叶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26至29日在福州召开。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116名代表(包括台湾省2名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茶叶学会1964年成立以来,海峡两岸茶人第一次聚首一堂,共同参予本学会的活动。
    茶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鲁成银, 刘维华, 李名君
    1992, 12(01):  15-20.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4
    摘要 ( 302 )   PDF (406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103个茶树种质资源材料的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表明,EST 与茶形态分类特征有密切关系;茶树的进化途径为大叶茶→中叶茶→小叶茶,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不同形态类型材料间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大叶茶与中、小叶茶间的关系较远,中叶茶与小叶茶之间的关系较近,进化水平相似,应属同一聚居群。形态学上的大叶茶实际上是一个亲缘关系相当复杂的类群。乔木与灌木型茶树间亲缘关系疏远,小乔木与灌木型茶树间的关系次之,而乔木与小乔木间的关系接近。
    茶树多代次营养繁殖对遗传稳定性的影响——4个无性系品种的细胞学观察
    詹梓金, 巫仁高, 黄志军
    1992, 12(01):  21-26.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5
    摘要 ( 283 )   PDF (776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福建茶树的营养繁殖技术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多数无性系地方良种的选育、生产已达一、二百年。经对农家选育历史较久的地方无性系品种铁观音、福鼎大白茶与福建省茶叶研究所用杂交后代单株选育的无性繁殖系品种福云6号的细胞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减数过程染色体行为的不规则现象明显高于育成品种,它们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树龄高繁殖代次少的铁观音的染色体行为的规则性又高于繁殖代次多的普通茶园的铁观音,表明长期多代次营养繁殖会导致茶树品种细胞遗传的不稳定性,从而降低品种的生活力。文中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萜烯指数在茶品系间的表达
    游小清, 李名君, 杨亚军, 王华夫
    1992, 12(01):  27-31.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6
    摘要 ( 392 )   PDF (270KB) ( 1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茶花精油中几种单萜烯醇及其比值(萜烯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器的各单萜烯醇含量随茶树花期(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而变化,但萜烯指数不受花期影响。同一无性品系不同成熟度全花的萜烯指数值有变化,但雄蕊形成至成热则一直保持恒定。成熟花不同花器部分的萜烯指数值不同,其中雄蕊群的测定值与全花一致。11个无性品系成熟花的萜烯指数值表现出明显的品系间差异。无性系间杂交 F_1代的萜烯指数,变幅范围出现在双亲值之间;正、反交 F_1代表现出不同的萜烯指数值。
    加温与绿茶提取物对 Hela 细胞的协同毒性作用
    方刚
    1992, 12(01):  32.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7
    摘要 ( 223 )   PDF (73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业已发现,加温能增强许多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近年来发现绿茶具有多种抗癌防癌功效。本文用 Puck 氏克隆形成的方法,通过剂量存活关系,探索了加温与绿茶的协同抗癌作用。
    茶园土壤发育度与土壤及茶叶含氟量的关系
    陆景冈, 赵小敏
    1992, 12(01):  33-38.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8
    摘要 ( 282 )   PDF (373KB) ( 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分析了苏、浙、赣、闽、粤及海南6省31个茶园土壤母质、土壤和茶叶中不同形态氟的含量,得到母岩含氟量与诸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含氟量的相关性,从而发现土壤含氟量与茶园土壤的红壤化程度及种茶后的剖面发育有密切关系,但茶叶的含氟量只与土中的水溶态氟有关。在土壤发育的生物学小循环过程中,茶树富集氟的作用显著,由此造成茶树老叶含氟大于茶园土壤,多数茶园土壤含氟大于母岩含氟,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文还讨论了茶叶及土壤中的 F/Al 比值问题。
    茶黑毒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朱俊庆, 商建农
    1992, 12(01):  39-4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09
    摘要 ( 267 )   PDF (353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茶黑毒蛾 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 是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本报告通过对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老、成叶的比例及田间摘除老、成叶后对产量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茶黑毒蛾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710.4毫克,越冬代幼虫取食嫩叶占总量的78.33%,第1代幼虫占20.98%。越冬代幼虫的危害嫩叶当量 D=0.00134公斤,第1代幼虫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式为(?)=0.0001377x~(1.247)。根据防治总费用、茶叶产量、价格及防治效果的调查,每亩年产150公斤干茶的茶园,越
    茶树新梢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尾穗苋生物鉴定法及应用
    董德贤, 王镇恒, 费达云, 韦小圈
    1992, 12(01):  45-48.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0
    摘要 ( 249 )   PDF (257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改进了测定茶树新梢内源细胞分裂素(Cytokinls,CTK)的尾穗苋生物鉴定法,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浸提,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732离子交换纯化的方法是可行的,Zeatin(玉米素)溶液的平均回收率达82.26%,茶叶中的生物碱、茶多酚和氨基酸不影响苋红素的合成反应。它与其他生物鉴定法比较,具有简便、灵敏、专一性强的优点.应用该法测定了黄叶早春梢芽,叶、茎中的 CTK 含量,并进行了讨论。
    红茶色素的形成与降解作用的初步研究
    萧伟祥, 李纯, 萧慧
    1992, 12(01):  49-5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1
    摘要 ( 460 )   PDF (369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在红茶制造中,用铜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能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24%左右,从而部分的抑制了茶叶发酵,特别是茶黄素的形成受到了抑制。采用茶叶匀浆发酵法,结果表明,非酶性氧化产物中茶黄素约为酶促氧化形成量的6.8%,茶红素约为20.6%。用茶黄素单没食子酯在纯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研究其降解作用,其产物用双向纸层析和紫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鉴别出3,4-二羟苯甲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和邻苯二酚等4种成分。
    增浓和加香“CAAMO”颗粒茶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英文)
    И.И.ЦОЦИАШВИЛИ
    1992, 12(01):  55-58.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2
    摘要 ( 331 )   PDF (229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利用本国红、绿茶等外品,在添加月桂叶碎片并用印度进口红茶进行增浓和用柠檬及伏牛花香精油加香处理后,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CAAMO”颗粒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该产品的生化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AM0”茶的含水量较其他茶低,儿茶素总量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及芳香油的含量均较用同样原料加工成的红茶和其他茶样为高。无论是品质标准、生化成分含量或是在香气、滋味上,这种新工艺茶均超过了用同样原料加工成的其他茶类。经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茶厂引进这种技
    茶多酚复合体及(一)——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沈生荣, 杨贤强, 赵保路, 忻文娟
    1992, 12(01):  59-6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3
    摘要 ( 251 )   PDF (353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 ESR 自旋捕集技术和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茶多酚复合体及(-)-EGCG 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产生的 O_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它们的清除能力强于 V_E 和 V_C,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至6×10~(-3)mg/ml 时,清除率达到最高(>97%),以后则随浓度的加大而下降。对于Fenton 反应产生的·OH,在最适浓度(0.043—0.10 mg/ml)范围内清除率可达99%,一般只有4%—20%,在高浓度下甚至还可发生助氧化作用。茶多酚对 PMA 刺激 PMN 引起的细胞呼吸暴发时产生的活
    茯砖茶中散囊菌的产毒性研究——Ⅰ.散囊菌培养液的毒性
    王志刚, 程苏云, 童哲, 丛黎明
    1992, 12(01):  65-70.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4
    摘要 ( 275 )   PDF (467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用卤虫生物测试法对茯砖茶中分离的21株散囊菌进行产毒性筛选。在蔗糖酵母浸汁培养基上培养的散囊菌滤液用卤虫幼虫进行毒性测定,发现47.6%的菌株培养液对卤虫呈现毒性。其中毒性最大的是匍匐散囊菌032号,其培养液对卤虫的 LC_(60)是0.164μ1/m1,它的卤虫毒性单位是6098μ1/m1,并可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死亡。冠突散囊菌除1株菌外对卤虫幼虫不呈现毒性。文中还对散囊菌的培养性质、产毒特点作了分析和讨论。认为茯砖茶中除冠突散囊菌之外,其它散囊菌不应存正。
    茶皂素鱼毒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Ⅲ.茶皂素对对虾生长的影响
    朱全芬, 夏春华, 梁亚全, 孙修涛, 樊兴土, 唐丽萍
    1992, 12(01):  71-74.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5
    摘要 ( 333 )   PDF (232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茶皂素类作清池剂,通过实验室养殖池与生产上养成池进行茶皂素对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茶皂素不会影响对虾的成活率;0.5、10ppm 3种浓度茶皂素清池比较,在历时56天的饲养过程中,对虾的日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636,0.688和0.834毫米,以10 ppm 处理的生长为最快;2.9ppm 浓度茶皂素在养成池中带虾清池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虾生长速度以清池后15天内为最快,说明应用茶皂素清池不仅不会影响对虾的生长,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尚有促进对虾生长的作用。
    茶皂素鱼毒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Ⅳ.盐度、水温对茶皂素鱼毒活性的影响
    朱全芬, 夏春华, 梁亚全, 孙修涛, 樊兴土, 唐丽萍
    1992, 12(01):  75-80.  doi:10.13305/j.cnki.jts.1992.01.016
    摘要 ( 339 )   PDF (388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纹缟鰕虎鱼和鲫鱼为材料,对茶皂素的鱼毒活性与水域的盐度、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水中茶皂素的毒鱼效果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强,当盐度为6.5‰、14.4‰、20.9‰、27.5‰与32.7‰时,茶皂素对纹缟鰕虎鱼的全致死浓度分别为1.0、0.9、0.9、0.7和0.3ppm,表明在盐度高的水域内茶皂素的鱼毒效果更佳。鲫鱼的死亡速度则与盐度呈抛物线关系,即盐度在4‰—10‰时,特别在6‰左右时,茶皂素对鲫鱼的致死速度比较缓慢,低于或高于这一盐度时,死亡加快。上述两种鱼的致死速度还随水温的提高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