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茶叶科学》,今天是
期刊基本信息
刊名:茶叶科学
刊名题词:朱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编辑出版:《茶叶科学》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4年
刊期:双月刊
欢迎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微信订阅号!
合作单位展示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10-30
      
    茶树杂交一代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遗传变异分析
    王雪敏, 马建强, 金基强, 马春雷, 姚明哲, 陈亮
    2013, 33(5):  397-404.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11
    摘要 ( 387 )   PDF (697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茶×白毛茶人工杂交一代229个单株儿茶素类和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茶树杂交一代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2.02,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7.51%。F1个体的儿茶素品质指数为348.39~2β583.96,平均值为762.47。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代表了茶树生化成分多样性86.94%的信息。基于生化成分,将亲本及229个单株聚为2个类群,第1类群100个单株,第2类群131个单株,包括2个亲本。对茶树人工杂交后代儿茶素类和生物碱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为茶树育种鉴定与利用提供参考。
    茶叶中有机酸及其浸出特性研究
    刘盼盼, 钟小玉, 许勇泉, 陈根生, 尹军峰, 刘平
    2013, 33(5):  405-410.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1
    摘要 ( 934 )   PDF (532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而减少,其中草酸的含量下降明显,第4叶的含量仅为一芽一叶的49.5℅;不同茶叶品种对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福鼎种的含量最低,黄金桂的含量最高;不同茶类间茶叶有机酸含量变化显著,依次为:红茶>乌龙茶>绿茶>普洱茶;另外有机酸的浸出随着冲泡温度的提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随着pH值的提高却呈减少趋势。
    普洱茶中主要矿质元素分析
    吕海鹏, 林智, 张悦, 梁月荣
    2013, 33(5):  411-419.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2
    摘要 ( 468 )   PDF (687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ICP-OES法测定了普洱茶和晒青毛茶中1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等级普洱茶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普洱茶中1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68(B)、3306.64(Ca)、272.18(Fe)、806.05(Al)、14522.80(K)、2054.96(Mg)、682.09(Mn)、0.25(Mo)、487.71(Na)、3628.98(P)、2350.90(S)、173.78(Si)、61.77(Zn)、2.48(Ni)、0.15βmg/kg(Co),Hg在全部样品中均未检出;10种矿质元素(Mn、Na、Zn、Ca、Fe、Al、K、Mg、Ni和Co)在普洱茶中的含量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晒青毛茶(P<0.05);8种矿质元素(Ca、Fe、Al、K、Mg、S、Ni和Co)的含量水平在4个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Ni、Hg外,不同级别普洱茶矿质元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茶树雌蕊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体系的建立
    任燕, 陈暄, 房婉萍, 李垚, 黎星辉
    2013, 33(5):  420-428.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12
    摘要 ( 441 )   PDF (977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为建立一套适合茶树雌蕊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体系,对茶树雌蕊总蛋白的提取方法、SDS-PAGE凝胶浓度、聚焦条件和IPG胶条pH范围等进行了比较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clean up kit法提取总蛋白,用17βcm pH 5~8 IPG胶条,1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以获得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共检测到约1β200个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 5~8,相对分子量14~117βkD范围内,碱性蛋白得到有效分离,可以满足茶树雌蕊的蛋白组学分析和研究。
    茶氨酸经下丘脑腹外侧核抑制雌性小鼠摄食与胃排空作用研究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2013, 33(5):  429-435.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8
    摘要 ( 557 )   PDF (322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比色法观察脑室、核团内微注射和腹腔注射茶氨酸对外周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给予茶氨酸3~30βmg/kg后显著抑制摄食量和胃排空;脑室给药3~100βng后,对胃排空的影响表现出V型曲线,3~30βng茶氨酸剂量依赖性抑制胃排空,50、100βng茶氨酸使胃排空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腹腔注射同样量的茶氨酸并无抑制作用。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同量茶氨酸,出现与脑室内类似的抑制胃排空作用,在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内注射却无明显的改变。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NMDA和AMPA后均能诱导摄食和胃排空的增加,而茶氨酸10、30、100βng能抑制两者诱导的胃排空及NMDA诱导的摄食,茶氨酸3~100βng能抑制AMPA诱导的摄食。上述结果表明茶氨酸抑制摄食和胃排空作用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外侧核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有关。
    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发酵普洱茶初探
    李亚莉, 秘鸣, 魏珍珍, 周红杰
    2013, 33(5):  436-442.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3
    摘要 ( 545 )   PDF (670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以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专利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GPT-5-11(专利号:201010182948.5)发酵普洱茶。结果表明,接种菌株的普洱茶样品GABA含量为0.3052~1.5332βmg/g,显著高于对照0.0628~0.1047βmg/g,其中灭菌每翻接种液态菌的样品GABA含量最高,为1.5332βmg/g,达到GABA茶的标准。同时,接种该菌株进行发酵后,发酵茶样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均较自然发酵茶叶中的含量高,具有传统普洱茶的品质风味,且在香气和滋味方面有自身的特点,滋味醇和、厚滑,香气纯正略带乳香。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基于对茶叶种植户的实证研究
    陈富桥, 姜爱芹, 丁士军, 吕建兴
    2013, 33(5):  443-448.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9
    摘要 ( 450 )   PDF (741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基于对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利用稳健回归方法,选择农业产业化3个代表性特征指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高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农户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对农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与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对其农产品销售收入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论,论文给出了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基于MEC的“安吉白茶”区域品牌消费认知结构研究
    张月莉
    2013, 33(5):  449-456.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4
    摘要 ( 702 )   PDF (78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采用手段目的链(MEC)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安吉白茶”区域品牌的消费认知结构进行研究。采用软式阶梯技术对46位安吉白茶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逐步引导出产品属性、消费结果与最终价值,并建立“属性—结果—价值”链接的含义矩阵和层级价值图,构建出调查对象的主观知觉取向。研究结果为“安吉白茶”市场细分及品牌定位提供了理论指导。
    宁德市低海拔茶园蜘蛛群落结构及发生动态
    王定锋, 刘丰静, 李慧玲, 周维, 曾明森, 王庆森, 吴光远
    2013, 33(5):  457-464.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10
    摘要 ( 468 )   PDF (695KB)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对宁德市低海拔茶园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β682头,隶属于21科、39种。其中游猎型蜘蛛是最大的一个类群,有28种,占个体总数的62.49%;结网型蜘蛛是第二大类群,有10种,占个体总数的36.15%。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其中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波动较大,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宁德低海拔茶园全年都有蜘蛛活动,沟渠豹蛛、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为当地优势种。整个蜘蛛群落及3种蜘蛛优势种种群密度的变化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极端低温对整个蜘蛛群落、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极端高温对沟渠豹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月日照时数。
    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滑金杰, 袁海波, 江用文, 刘平, 王伟伟
    2013, 33(5):  465-472.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5
    摘要 ( 796 )   PDF (569KB) ( 9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茶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萎凋过程中,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鲜叶的呼吸作用持续进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促使萎凋叶物理特性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和品质形成提供特定的物质和叶形基础。文章对萎凋过程中鲜叶的物理特性和生化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目前萎凋工艺关键参数的调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综述。可精准调控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是今后萎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半烘炒型绿茶全自动生产线研究与应用
    郑红发, 汤哲, 包小村, 黄怀生, 赵熙, 周建勇, 朱克军
    2013, 33(5):  473-481.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6
    摘要 ( 482 )   PDF (1131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针对半烘炒型绿茶加工技术及设备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全自动加工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开发,通过系统的加工工艺研究、单机设备的改造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创新,开发出半烘炒型绿茶全自动生产线,并成功地进行了示范应用,实现了半烘炒绿茶加工从传统技术到现代技术的突破。
    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残留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研究
    张芬, 张新忠, 陈宗懋, 罗逢健, 楼正云, 孙威江
    2013, 33(5):  482-490.  doi:10.13305/j.cnki.jts.2013.05.007
    摘要 ( 526 )   PDF (678KB)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引用本文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β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浸出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1.2%和88.6%;25βmin时碎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达到最大为5.5%,此时整叶茶中为0.41%。不同水温下冲泡15βmin时,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均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100℃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9%和89.1%;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55%和4.1%。恒定水温100℃,冲泡15βmin 3次,整叶茶实际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减小,总浸出率最大分别为93.25%和1.94%。茶汤中噻虫嗪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线性关系Y=0.9267X–0.0336,R2=0.9954;高效氯氟氰菊酯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Y=0.0026X2–0.0023X+0.0096,R2=0.9765。在此基础上对茶叶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饮茶摄入两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很小。